有故事的人教育-家庭篇故事人生

有一种爱

2018-02-09  本文已影响13人  宝妈小丸子

——谨在情人节到来之前以此拙文献给我的爸爸妈妈

有一种爱,它不断付出,它不求回报;有一种爱,它细致入微似山间清泉,它博大厚重如山峦大海……无需我多言,我想大家都会知道,这就是父母的爱,一种天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很长时间以来,我想为爸爸妈妈写点什么,说说他们的故事,却一直不敢下笔。怕写成粗俗的大白话,没有一点浪漫的味道;怕不能完整地写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怕不能深刻地表达孩子对他们的理解和感恩……

我想让笔调尽量变得细腻优美,可那些渗透着父母关爱的日常琐事却总来溢满我的笔端,我无法不让笔下的事件变得粗俗、平淡,因为父母的爱便是这样渗透到我的生活中,如同潺潺的溪水温柔地爱抚着池底的每块石头。

有人说:“最苦的便是50年代末出生的这样一群人:他们小时候没饭吃,赶上了自然灾害和饥荒,大了没学上,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中年了好不容易赶上了改革开放可以大展身手,却又面临着培养孩子,教育高费,老了吧,终于能享清福了,又赶上孩子大学毕业难找工作,高压力高竞争,哪还有能力孝敬父母……操了一辈子心啊……”

我的父母就是这样一代人。他们是中国亿万个家庭中伟大家长的代表,同时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又比同辈人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因为——

他们的奋斗之路无人理解,反遭非议;

他们白手起家却要培养出两个大学生;

他们没有房没有地带着孩子四处漂泊;

他们没有一分钱积蓄,靠着每个月攒下来的钱还要给孩子交学费;

他们两个人长期分居,却享受着这世上最浪漫的相濡以沫的爱情……

然而他们无怨无悔,自得其乐;他们是普通的家长,可他们又是孩子眼中缔造奇迹的神灵。

回家于我,是为了体验家里的温馨。我便是这样,学习久了会觉得落寞,没有了动力和目标,而唯一能让我振作起来的便是父母那饱含温情的目光。我便在这慈爱的充满体贴与鼓励的目光中成长,可以说当我做了错事时,真正让我胆寒的不是父母的训斥与责骂,而是他们目光里的期待。我怕辜负他们,这比我受了责骂更难过。

我和哥哥从小就被父母寄予了厚望,仅仅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让父母从新婚一直奔波到现在。祖辈没有为父母留下一点财产,真是彻底意义上的白手起家。至今,妈妈仍把爸爸当年借1000元钱结婚,婚后靠着妈妈的节俭很快还钱的往事自豪地当作家史讲给我听。

我相信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是有点柏拉图似的,尽管妈妈一直说她和爸爸之间没有爱情只有亲情,可是我分明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最坚不可摧的,胜过任何一种爱恋。

爸爸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爸爸的爷爷和奶奶是县里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八路军的情报经常放在家里保管。解放后,爸爸的二伯父进了河南省建集团,三伯父进了天津中院做纪检委书记,大伯父留在村里做了支书,这个老革命家庭由是成为武城县的城南第一家。然而文革毁掉了这一切。家道中落使得爸爸很小就立志成才,下决心振兴这个家族。

尽管家里很穷,但爸爸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高考之前,他的老师断言,如果只考上一个学生的话,那一定是爸爸。可是天不遂人愿,爷爷在文革中倍受迫害,家庭的重担全落在爸爸一个人身上,他落榜了。爷爷奶奶没有给爸爸理解和支持,反而是责难和冷漠。高考的失败加上生活的窘迫让爸爸饱尝艰辛,在这种情况下他和妈妈相识。

妈妈是个大家闺秀。虽然生在农村,但因为家境殷实,从小受尽优待。妈妈学习也很好,当时高考是推荐选拔加考试,妈妈很被老师看好。但是高考之前,家里遇上一桩官司,姥姥膝下无子,要强的妈妈一定要进京为家庭讨个公道,一场官司一直打到国务院。官司赢了,可是考试泡了汤。

爸爸妈妈最终走到了一起。妈妈说是爸爸的一封信感动了他,使她从心底里同情这位积极上进而又处境窘迫的小伙子。妈妈始终不承认那是爱情,她说自己做女儿时眼光高的很,把多少上门提亲的有房有地的主都拒之门外。最终却选择了爸爸这样一位穷小子,另很多人大跌眼镜。

妈妈选择了爸爸,就意味着选择了艰难和困苦。爷爷奶奶置之不理,爸爸就向同学借来一千元钱成婚,妈妈并不知道这些,当他们采购新婚用品时,窘迫的爸爸掏不起钱,妈妈二话没说,全都应了下来。一场简单的旅行结婚省下了烦琐的礼节和高昂的费用,没有鲜花,没有气派,妈妈就陪同爸爸开始了漫漫人生路。

没花家里一分钱,没添一点麻烦,面对这样的结果,爷爷奶奶还不满足,对爸爸妈妈横眉冷对。没有房子,只好分居。不久爸爸一人去了外地学习木工,他们还没来得及享受新婚的甜蜜,就开始了分离的生活。

我终于明白妈妈所说的没有爱情是什么意思。对于别人来讲,在这种情况下,能维系着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简直就是奇迹。

鸿雁传书是他们表达相思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一年的分离,对妈妈来讲,是身心的煎熬。她不知道,这个小伙子将带给她一种怎样的生活,她也不知道怎样去面对蛮横不讲理的公婆。但是,她最终没有离开爸爸,她说,那是一种割舍不掉的情结,同情也好,思念也罢,就是放不下。

父母用自己的双手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为了维持生计,爸爸在姨夫的面粉厂做工,每日上夜班,妈妈操持家务,照管姨妈的孩子。

可以说聚少离多成了爸妈生活的常态。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着。

因为自己身上的遗憾,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我和哥哥从小就受到了城里小孩才有的优待。爸爸用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为我们买鸡蛋、奶粉、饼干、积木、童话书……吃的好,玩得好,学得好……父母仿佛下决心让我们从小就与众不同,引得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刮目相看,我和哥哥便成长在一片充满赞叹与艳羡的环境中。我曾玩笑地对妈妈说,“小时候我真以为咱们家是大款呢……”

上小学时,爸爸丢掉了原有的工作,全家迁至北京。对两个毫无人际圈的刚从农村来的人来说,等待着父母的是挑战。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我和哥哥的上学问题。入京不到一周,我们便有了自己的学校,两个农村的小孩从此与城里小孩学习在一起,而父母也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为我们奔波。

记得有一年冬天,北京异常冷。下了好几场雪。妈妈做出一项重大决定,自己去工厂打工,而爸爸留下来专门接送我们上学。年幼的我们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小孩子只知道生活还算安逸,与别的小孩子一样幸福。

现在我经常怜惜地想,“那对于一个身体并不强壮的母亲来讲是多大的挑战啊!”工厂离家好远,而且好长的路是上坡,中午无法回家吃饭,工厂没有食堂,妈妈只得带点简单的饭去工厂热了再吃。我现在仍记得每天晚上爸爸给妈妈炒面条的情景。爸爸怜惜地说,“给你煎个蛋吧,补补身子。”妈妈坚决不肯,她总是说:“孩子还要吃呢。”我还清晰地记得妈妈曾说过的话,“妈一想到你们俩学习好就有劲,一口气就冲到坡顶。”我不敢想象妈妈在寒风中奋力蹬车的情景,可怜的妈妈啊!

时光过的飞快,转眼间我便由七岁长到十岁,而哥哥已经小学毕业。由于没有北京户口,牵涉到高考问题,我们必须回家上学。当时妈妈已经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领导答应她,马上可以转正,同时就会有户口和社会保障。但是,妈妈说她放不下我们,她毅然决定回老家。

带着仅万元的积蓄,父母又给我们安了新家,我和哥哥分别进入当地的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而积蓄也被花去过半。勤俭的妈妈在我们上学方面从不含糊,哥哥入学的借读费就有一千八,妈妈二话没说,“钱是小意思,入了学就行。”

工作问题又成了困扰父母的老大难。在这个陌生的小镇上,温厚儒雅的爸爸简直是一种“异类”,和奸诈的工商人员打交道,被地痞流氓欺负……记得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可以成为很强大的人,可以视金钱如粪土,不让父母为了生活去操劳,可以用神奇的功夫把那些无耻的小人打得满地找牙……在一个小孩子眼里,父母生活的好艰辛,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报答他们。

经过了无数次尝试,爸爸终究没能在“街霸”横行的小镇上立足,他毅然对妈妈说:“你在家照看孩子,我自己回京工作。”从此,我们开始了一种另类生活,父母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分居。

无法想象一个柔弱的母亲如何撑起没有丈夫在家的生活,更无法想象一个年轻的父亲独自在异地为了养家糊口而奔波的艰辛。记得爸爸在京安家后给我们的第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在我四十岁的不惑之年,又开始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生活,我在小屋里念着自己的名字,对自己说,‘这是一种责任,是一个崭新的开始。’爸爸一想到你们成绩好,浑身就有用不完的劲……”

我相信妈妈是深深爱着爸爸的,尽管她嘴上总不承认。因为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妈妈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便是去翻那日历,一天一天地数着爸爸的归期。每到两三个月,爸爸探家的两三天,是妈妈最快乐的日子。而每次送爸爸回来,妈妈总是一个人默默吃着饭,很少说话。实在心烦的时候,她总把爸爸给她的信拿出来,一遍遍地看。

尽管爷爷奶奶一直反对父母一心供孩子上学的这一举动,甚至百般刁难,但爸爸妈妈最终靠着彼此的鼓励走过来了。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温暖。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彼此的爱恋。

那段日子,爸爸每隔两三个月寄来的钱成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而妈妈每日精打细算的记帐簿成了那段日子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记录”。拮据的日子使妈妈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对远在外地的丈夫及上学孩子的操劳使她比别的家庭主妇更多了一分责任。

沉重的负担使妈妈过早地衰老了,我现在经常半开玩笑地对她讲,“你呀,根本就没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生活,没添过新衣服,没用过化妆品,没旅过游,没去过舞会,年轻的时候连丈夫也不在身边……亏不亏啊?”妈妈和蔼地笑了:“你说我亏不亏啊?”

上大学头一次过年回家的时候,我看见父母双鬓的斑白,眼角的鱼纹,颓唐的目光……父母老了,而子女还没完全长大,这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现在,由于积劳成疾,爸爸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饱受病痛的折磨。

爸爸妈妈终于有时间在一起了。聚少离多的分离生活终于结束了。可是妈妈却要照顾病中的爸爸,操持家务。

有时候我想,父母辛苦操劳一辈子,最后得到的也不过就是儿女的理解而已吧。即便他们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力气,他们还牵挂着我和哥哥的成长,这种牵挂是一生的,无止境的。

有谁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啊,就是辛苦一辈子,操劳一辈子,牵挂一辈子,最后一无所获的那个人。”

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种父母的典型代表,他们别无所求,只为了孩子能有个更好的未来。他们的爱情没有奢华的浪漫,没有奢侈的甜蜜,却地久天长,温婉动人。

今年是爸妈结婚34周年。谨在情人节到来之际匆匆赶完了这篇拙文,献给爸爸妈妈,祝他们永远健康,永远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