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你给了多少
出差,顺道去看了姐的孩子(芊芊)。
对于芊芊,她是一个让我能够走心的孩子。独立,自从走路以后很少需要大人抱;一岁多就自己拿筷子吃饭;每天早上妈妈出门固定kiss Goodbye;独立自主,有自己的审美观……等等,对于一个三岁来的孩子,这是我喜欢的培养状态。
对于孩子,别人的孩子,我会毫无顾虑的给足宠爱,因为责任感的原因,不会太去把握一个度的原因。在中国的习俗文化里,你只有宠,才可以看出你对别人孩子的爱。
其实,我很不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但是,如果说放肆的相处,我只能跟芊芊才能表达最真实的一个大人的状态。我会很坚决的在她面前表达我的情绪,我会有原则的送她礼物,我会告诉她我的不开心,她会以她的方式跟我分享(心爱的玩具,小秘密,给我画画,表演舞蹈等等)。
这是一个只有三岁的孩子,为什么可以能够有如此的独立和辨别。两个字:原则。
第一:陌生环境比邻里多更好。在孩子0-6岁在不同阶段有特定的敏感期,外界因素的太多不定性和不正当引导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陌生邻里之间的关系会保持在一个适度的阶段,不会过于宠爱孩子并带来相对的误导。但是,陌生邻里关系也会让孩子缺乏相对的关爱与交流,这个就需要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
第二:有原则的相处模式。说到做到,对于孩子来说很有必要。就拿芊芊来说,她需要礼物,我会告诉她只有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我才会送她礼物,不管她开不开心,我都会坚持这一点。刚开始,我以为芊芊会因为这个而开始疏远我,但是并没有。而是她渐渐的会形成自己的观点,礼物不能完全主导她的思维,还有平时的陪伴,说话,相处都是孩子判断的依据。千万不要误导孩子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太重,只有这样,孩子的思维方式才会慢慢扩散。
第三:有自己的脾气。在跟芊芊相处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她能够表露自己的脾气,生气不要紧,这样的互动摩擦才能判断自己的对错。个人觉得,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乖之类的词语,那不属于孩子的天性。只要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调皮捣蛋出状况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正常的。
第四:给足空间判断,除原则问题,错了以后再改。不要轻易的告诉孩子对错,而是问答式的引导。孩子有她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不可能没啥理由就在幼儿园打架骂脏话,事出有因,尊重孩子,聆听他们的声音,他们告诉你真相,你引导他们的思维,这样的效果比你跟他们说一百次你错了都管用。
第五:自身的榜样。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看见大人的行为时,孩子会有一种很自主的学习意识,而且这种学习意识是不带任何判断的,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对于孩子的培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六:大人要达成共识,克制的宠爱。现在独生子女很多,因为大人的宠爱,特别是老一辈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对于分享,退让一类词语没有任何概念,习惯性的以自己为中心。如果家乡的宠爱没有适度把握,就很容易变成溺爱。
说了那么多,其实有一个事实,就是我没有孩子。但是,我终将会拥有自己的孩子,我期待我会成为一个好妈妈。
希望,你也能成为一个好妈妈(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