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和“干货”的区别

2018-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青岛儿

互联网的时代,语言也变的越来越有趣,很多的网络语言,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了!不过“干货”这个词,好像天天时时可以看到,今天这个说他有满满的“干货”提供,明天另一个她也说提供的都是“干货”。到底哪个有用,哪个无用,哪个是瑕而无疵,哪个是瑕而有疵,真是需要我们仔细地辨别。

首先作为汉语“干货”一词,最早的意思:是指一些产品经过提炼,晾干水分之后形成的产品,生活中最常见的像海产品,鱼、虾、海参等。菌菇类的也很多,像蘑菇、木耳、牛肝菌,现在越来越多的食品也变成干货,像腐竹、紫菜、季节野菜等等。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干货出现,一是运输方便,二也是保存方便,人们在食用这些干货的过程中,只要稍微注意浸泡,烹饪方法,就可以品尝到和新鲜食品差不多的口味,所以干货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也备受人们的喜爱。

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干货的使用者。当初闯荡江湖,离开家乡的时候,紫菜、木耳、粉丝、蘑菇,经常被包大包地打在我的行李里。

因为一是那个时候,这些产品在国外真的很难买到,即便可以买到,也是价格昂贵,自己只有却而止步。二是,吃惯了家乡的紫菜,粉丝,带上一点,总感到一股家乡的味道,所以乐此不彼好多年。虽然辛苦带着这些干货,好在分量不重,也陪伴我经历着移民的苦与乐。

这些年,互联网的日益兴盛,不仅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满足了我们的口味,世界各地的产品,像风一样,在互联网的载体下,充满着我所生活的角角落落。

我不必再思念我想像的味道,中国超市,当地超市,我想要的有,我不想要的也有,我知道的有,我不知道的还有,所以我随身的行李越来越少,因为我想要的,在哪里都可以买得到。我不需要再费力气去存在家里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精神食粮中的“干货”和真正的食材干货到底有啥相同及区别呢?

第一,精神食粮 也就是知识中的“干货”,是提炼出来的知识精华,和食品中的干货是相通的。这样的“干货”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消化。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比如学生学习数理化过程中,老师提炼出来的学习要点和例子,对学生们来说就是很好的“干货”,学生们可以节省时间,举一反三,消化吸收。

第二,工作中实践经历过之后,给大家的建议和方法,这也可称为“干货”。实践可以得真知,通过时间,通过体验,哪怕是失败的经验,都可以称之“干货”,把这样的“干货”分享给大家,避免大家再走同样的弯路,这是有意义的“干货”。

第三,现在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人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鸡汤”灌给大家,好多人甚至把鸡汤当成”干货“,这是最大的一个误区。殊不知。汤就是 “汤”,其中是没有食材的,初尝是味道很鲜美的,可是时间一长,没有内容的汤会让人饿的,“干货“还是需要的。

第四,“干货”的水分大小。真正的干货是没有水分的。区分这种水分需要过过称,量量重量来判断。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曾看到一个二十几岁的刚结婚的女士,她成立了一个公众号,刚怀孕,宣布要把当妈妈的“干货”奉献给大家。我忍不住笑了,这个妈妈还不称得上真正的妈妈,哪里有什么“干货”,这个水分实在太大,完全没有通过时间的验证。

第五,“干货”的需求分时间,地点和人群。不是所有的“干货”都适合大家的。曾经听了一个讲座,感觉特别有意思。一个微信群的群主,他分享他做群主的经历,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有些房产中介,来到一个群,不管三七二十一,扔一个广告,就走,朋友圈也是,每天不停地扔广告......结果大家不仅没有兴趣看他的广告了,反而躲开了。还有推销化妆品的,推销各式各样的服务的......其实呢,这些人,是很勤奋的,也许他的广告里有很多某些人需要的“干货”,可是在不适宜的地点,不适宜的人群里,无节制地硬推,只能适得其反。适合的人得到它会感谢你,不想要的人得到它,会噎着的,会生气并且厌烦你。

第六,“干货”的推销需要技巧的。我很喜欢 miniso 一些介绍商品的广告,在不知不觉的一些小短文,小故事中,他们很自然地介绍了一些产品给你,你想不看都来不及,这是需要功力的。

所以,我想说,在这样一个信息传播如此之快的时代,“干货”处处存在。可是人云亦云,把别人辛苦通过实践教训得来的经验得来的“干货”自己吸收消化可行,可是如果一定要说是自己的“干货”并且硬推给别人并不一定可行。像食品干货一样,一样的干货,摆在同样的货柜上,有些卖得快,有些就次之,品质,包装,时间,产地都是影响他们的因素。知识的“干货”也大抵如此,但愿我这点不是“干货”的建议对您有点用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