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卡片库
- 思维方式
思维:摈弃僵固型思维,拥抱成长型思维
原有认知:以往我认为,人长大以后就会定型,成长就会停滞;
现有认知:僵固型思维是一种放弃选择、任由命运摆布的心态,会导致不断下坠。成长型思维则是一种主动面对问题、突破自己,多思考多行动的心态。只有成长型思维能让人迎接挑战,僵固型思维的人则会回避问题,止步不前。
出处Ref:IDP课程L2
- 目标类型
思维:追求成长目标,而不是绩效目标
原有认知:以往我认为,我只想要通过结果来表现自己证明自己,过程并不重要。
现有认知:绩效目标以结果为导向,只在意结果,并不太在意要做的事情具体是什么。追求绩效目标的人想要通过结果来表现自己,成就感来自于目标达成给自己带来的肯定。成长目标则以过程和成长为导向。在意过程,追求能力的提升和进步。追求成长目标的人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要做的事情上,成就感来自于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进步。
出处Ref:IDP课程L2
- 目标再定义清单
关键词:目标再定义清单
技巧:使用如下目标再定义清单梳理和界定复杂问题
- Who
- 目标服务对象是谁:自己、同事、上司、合作伙伴、顾客、家人等等
- 目标执行人是谁:自己或其他相关人员等。
- What
- 达成的时限:3个月时间(3.21-6.21)
- 所需的产出:用户调研报告、商业策略文档、数据分析报告
- 评估标准(定量+定性):新增1W+新用户,用户好评率80%以上等
- Why
- 目标设定的背景:目前业绩下滑,产品生命线即将走入尾声
- 对他人/公司的价值:形成新的增长点,保持公司财务健康,壮大本业务部门
- 对自己的价值: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出处Ref:IDP课程L12
- SMART原则
行动:SMART原则
原理:
- 特定的(Specific):提到问题的关键点,表达为更加特定、具体的目标;
- 可衡量的(Measurable):用量化的指标描述问题本身和解决目标;
- 可达成的(Attainable):必须是可达成的;
- 相关的(Relevant):陈述与初始问题必须有相关性;
- 有时间限制的(Time-bound):必须有时间限定。
具体行动:比如目标是“减肥”,那么问题陈述为:“在3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合理规划饮食和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减肥,包括跑步、跳绳和游泳训练,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到70公斤”。对照SMART原则检查下:
- “3个月的时间内”满足T原则;
- 减肥以及要进行的内容符合S原则和R原则;
- “合理规划饮食和参加体育锻炼”符合A原则;
- “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到70公斤”符合M原则。
出处Ref:IDP课程L2
- OKR
术语:OKR
定义:即目标与关键结果,通过实现关键结果来实现目标。目标是想要达成的成果;关键结果是衡量目标是否完成的关键标准
理解:OKR方法体现了3个原则。首先是MECE原则,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每个关键结果之间不重叠,关键结果没有遗漏。然后是价值导向原则,从衡量任务转向衡量价值(产生什么价值?做出什么贡献?)。最后,对关键结果的描述,最好遵循SMART原则。
例子:
O:招聘优秀人才,满足部门人员需求
KR1:为了尽快的满足人员需求,调整人员招聘政策
KR2:保证关键人员按期到岗
KR3:非关键人员X月到岗
KR4:试用期离职率控制在x%
出处Ref:IDP课程L13
- 二八法则
思维:二八法则
原有认知:以往我认为,要准备的足够充分,足够全面,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一直在准备,从未真正开始解决问题。
现有认知:“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关注那些能产生80%结果的20%核心要素,衡量每一个任务的投入和产出,专注于高产出的任务,忽略高投入、低产出的任务
例子:人性是贪婪的,是面面俱到的,容易在细节上花费大量时间,但大方向上没把握好。问题的研究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醒自己要果断舍弃那些得不偿失,费力不讨好的问题。所以要大胆地去掉哪些和中心目标关联不大的任务,多做减法多聚焦。
出处Ref:《麦肯锡方法》
- 假设分析法
行动:假设驱动法
原理:
- 明确现状和目标的差距
- 假设现状和目标存在差距的原因
- 充分调查研究,得出全面认可且可实行的假设
具体行动:OKR方法中将目标拆解成关键结果
出处Ref:IDP课程L13
- 议题树
术语:议题树
定义:管理咨询行业在拆解复杂问题时会使用议题树作为工具。
理解:
(1)议题树由核心议题、关键议题和细节议题构成
(2)核心议题就是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目标
(3)关键议题类似于OKR方法中的关键结果
(4)细节议题则是对关键议题的进一步拆分
(5)议题树的拆解方向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横向拆解将问题拆分成各个组成部分;纵向拆解对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6)MECE原则:ME是”Mutually Exclusive“的缩写,表示相互独立,拆解出的子问题不能有重叠,重叠意味着思维混乱;CE是”Completely Exhaustive“的缩写,表示完全穷尽,没有遗漏,解决完所有子问题就意味着解决了原问题
(7)同一层面原则:包含同一维度和同一层次两重含义。维度是指思维的角度,比如对笔记本电脑的观察可以从功能的角度,也可以从外观的角度,这里的”功能“和”外观“就是不同的维度,同一维度就是要保证同一个议题下面的子议题都在一个角度上;而”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比如助理和总监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例子:将“提高销售额”的目标拆解为“提高现有客户销售额”和“增加新客户”
出处Ref:《掌控工作》邵文瀚
- WWRH模型
行动:WWRH模型
原理:WWRH模型是用来对个人工作目标进行界定的工具,用于处理简单任务
- 动机:这个工作对我而言的主要动机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目标: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否让我充满动力?
- 成果:这个工作需要产生哪些成果?我应该有哪些具体产出才算是实现了目标?
- 执行:要达到上述效果,我要用什么手段去做?
具体行动:用WWRH模型对个人任务进行界定
出处Ref:IDP课程L2
- 目标综合评估清单
关键词:综合评估法
技巧:用下面这个清单对目标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整体、风险和预案、资源
- 整体评估
- 完成目标的相应能力是否具备
- 完成目标的相应条件和环境是否具备
- 完成目标的成本如何
- 风险和预案评估
- 存在哪些风险
- 风险对应的预案是什么
- 资源评估
- 哪些部门和人需要卷入
- 最关键的部门和人分别是谁
- 哪些部门是完全不需要卷入的
出处Ref:IDP课程L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