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什么样的领导才能让员工发自内心的跟随?只有这一种!
文/跟谁学
职场中,什么样的领导才能让员工发自内心的跟随呢?
其实这困扰了很多职场管理者,每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具有很强的忠诚度,但是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在物质条件的相同的基础上,其实领导的为人方式和管理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要想成为员工信服的领导,必须要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高效管理者。
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的高效管理者呢,不妨多做以下6类事:
01 把权力放下去,把责任担起来
这条之所以放在压轴说,是因为它是最能体现你的管理水平的。管理者如果不懂得放权,什么事都紧抓不放,团队就是束手束脚,拿不出什么好成绩,最后就是“累死自己,并落骂名”。管理者如果不知道担责,团队是不会尽心尽力做事的,这是人之常情。
放权,能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也能加速员工的个人成长。担责,能给团队吃一颗定心丸,让大家放手去干,也能提升你的领导力。很难想象一个事无巨细就要签字审批的管理者能做成大事,很难想象一个出了问题就推给下属的管理者能坐得安稳。
02 知道哪些是必须要做的事
这实际上是目标定位的问题,作为管理者,你需要明白一点,你是在作战地图上标注攻击点的人,而不是冲到前线去搏命的人。
大家都知道,按照紧急性和重要性两个维度,事情可分成好几类,重要而紧急的,紧急而重要的,重要而不紧急的,紧急而不重要的。作为管理者,在同等情况下,重要性永远比紧急性更关键,这一点必须烙在你的脑子里。
有些管理者会迷惑,“我每天都那么忙,为什么就是出不了成绩呢?”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把紧急的事情当成了重要的事情,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03 用结果衡量成效
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方式。有的喜欢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有的喜欢以身作则,亲自示范;有的喜欢运筹帷幄,谋定而动……不管哪种方式,不外乎两种管理方式,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这两种方式都很重要,需要配合使用。但在衡量工作成效时,请务必用结果导向来展开。
所谓结果导向,就是用事实说话,拿行动证明。管理者有时会陷入“张三意愿强,李四能力高”这样的选择困境,就是因为忘了用结果导向来衡量工作成效的情况。“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别提什么能力意愿,谁拿出的工作结果好,谁就更好。结果导向来衡量工作,直截了当,简单粗暴,是最能让大家信服的方式。
有一点要特别提醒一下,用结果导向来衡量工作,与过程管理并不矛盾。事实上,在管理实践中,过程管理有时候比结果管理更重要,没有完美的过程,几乎不可能有满意的结果。好的管理者,往往是用过程管理来把控工作进程,用结果导向来衡量工作成效。
04 用数字量化工作
人是情感动物,一旦带上情感去开展工作,就难免有失偏颇。要想让你的管理变得高效,你就必须运用一些工具,把你的工作变得可以被量化。
量化工作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用数字来标注工作结果。有了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作为参考,你才可以知道哪些人在用心工作,哪些人在敷衍工作。有了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作为背书,你才知道自己的工作开展得到底好不好,自己的管理够不够高效。
05 管理层级扁平化
相互推卸责任,也是管理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管理者,为了授权而授权,设置了很多管理层级。一个部门10个人,设有经理1名,副经理2名甚至更多,这就是典型的层级臃肿。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员工反馈问题,先要反馈给直管副经理,副经理再找另外几个副经理商量,然后反馈给经理,经理决策后,先反馈给副经理,副经理还要找其他副经理琢磨一番,最后再反馈给员工。这是一个多么繁琐的过程,效率就是这样一点点流失了。
其实,按照管理学的通用理论,15人以下的团队,只需要设置1名管理者即可。在一个团队内部,管理层级越多,政策的上传下达就越慢,沟通成本就越高,管理效率就越低。
这就是扁平化管理的好处,能有效地降低沟通成本。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很快捷地找到握有决定权的人,哪里出了问题,能快速锁定目标,马上沟通,进而解决问题,提升效率。
06 开会的正确姿势
有些管理者不喜欢开会,这显然不对,因为会议可以是最高效的传递方式,不喜欢开会的管理者,肯定不是一个高效的管理者。有些管理者又过于喜欢开会,喜欢那种一呼百应的感觉,在会上喋喋不休,把5分钟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说成1小时,这也是有问题的。
开会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及时召开,尽快结束。能今天开就不要拖到明天开,能用10分钟开完,就不要花15分钟。开会就是集体沟通想法,马上形成决议,迅速部署行动,快速解决问题。
会议最好形成一种惯例,比如日例会或者周例会,突发情况再召开临时会议。许多大公司比如京东,都有晨会制度,每天早上花10分钟,把全天的工作部署下去,大家目标明确,效率自然提升。如果你能高效地开一次工作会议,说明你是一个不错的管理者。
职场管理中中,希望各位能够将以上六类事情熟记于心,进而赢得下属的尊重和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