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瓜田日更收文专题[临时]远山文苑编辑作者投放文章专题简友广场

扶不起的阿斗

2024-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腊梅5朵

偶遇我当年扶贫时结识的东大街办杜主任,问起我扶贫的张家的儿子近况,他说:“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我无语!

当年张家儿子十五岁,中考时我把他接到考点,给他安排吃、住,考完试又用车送他回家。中考不理想,我利用同学关系,让他上了职业中学,在学校期间,托同学照管他。

后来,老张去世,我专程去他家吊唁,并给老张的儿子留下一些生活费。我们单位知道老张去世的消息后,让我与接手我扶贫的干部一起带着慰问品、慰问金看望老张的儿子。

我们还一起带着老张的儿子去滦镇街办(后来随着行政划分,南石村归滦镇街办)询问政策,想给孩子挣取最大受益。

唉,这个孩子当年他父亲过于溺爱,吃不了苦。

记得当年我们扶贫时,有次扶贫干部在一起交流扶贫经验,一位扶贫干部说:为了能彻底改变贫困户的生活,无偿赠送了两头猪,甚至,连喂猪的饲料都一并送去了。但一个月后回访时,他发现,两头猪骨瘦如柴。不是没饲料喂,而是那位贫困户宁可躺着,也不愿去多喂一次猪。

我以为这已经够荒谬,结果还有人回复:他们送给贫困户的兔子,转手就被卖了。来的钱就去喝酒打牌,花光后继续等待社会救助。

这两个故事,同样是:扶不起的阿斗!

为什么有人会一辈子受穷?往往来源于他们思想中难以改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体系。

这些思想,限制住了穷人的视野和格局,如果不击碎它们,或许一辈子都无法翻身。

一是只顾眼前

前段时间,儿子回到母校看望他的老师,老师给他讲了这样一个事:有个学生,高一时退学了,她的成绩不错,有希望考上不错的大学,老师觉得太可惜,就去家里劝说,但她的父母异常坚定。

这才知道,不是那女孩不想读,而是她的父母觉得读书无用,想让她跟着村上的邻居外出打工。

她的父亲说:“读完大学至少还要六年,还要花六年的钱,还不知道有没有用。有这时间不如去多赚几年钱。”

她的母亲也说:“上大学有什么用,村里有人去打工的,现在每个月比大学生赚得多。”

最后,这个女孩拗不过父母的意愿,退学去了南方的工厂。

今年她回家过年,问及现在情况,坦言:如果可以再选一次,当初一定继续读书。

她在工厂已经五六年,每天关在不见天日的车间里,做的都是重复性的辛苦活。想要向上走,但没有学历,工作换来换去也就只能在各个工厂打转。

而且随着科技发展,他们公司正在计划做“黑灯工厂”。全机器操作的无人工厂,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生产,一个上千平的车间,只需一个维护机器的工程师,连灯都不用开。

以前她爸总对她说:学门手艺永远不会饿死。但现在,面对取代她的机器人,她被打得手足无措。

听下来着实心酸,有句话说得好:“富人思来年,穷人顾眼前。”

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很容易被短期的利益所吸引。他们更关注那些能够立即带来收益的选择,而忽视了长远的规划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短视的思维模式,会让人把路越走越窄。

每个人都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带宽,一直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放宽眼界,建立起长远的规划和目标,不被眼前的小利所诱。要学着驾驭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绑架。

二是自我设限

我们的身边有总有这样一类人,无论你和他聊什么,他总会悲观地问一句:“我能行吗?”

最终还没等我们回答,就会自问自答一句:“还是算了吧。”

工作不顺,每天都在抱怨,可当你让他换别的,他说:算了吧,我找不到更好的。

想要考研,你劝他行动起来,可他说:算了吧,我考不上的。

碰到好的机会,你拉他一起尝试,他说:我不是这块料,干不成的。

有一个著名的跳蚤实验,科学家将跳蚤放进一个杯子中,它很容易就跳出来了,但当给杯子加上盖子后,跳蚤每次跳起都会撞到盖子,久而久之,它跳得越来越矮了。后来科学家又把杯盖拿下,他们发现,跳蚤再也跳不出来了。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就像这个跳蚤一样,或许也曾尝试过跳出去,但屡次碰壁后便选择停留在安全的高度,即使“盖子”早已不存在。

贫穷、失败和挫折常常成为人们自我设限的借口贫穷、失败和挫折常常成为人们自我设限的借口。

一句“我不行”,似乎成为放弃努力的合理解释,但其实一个人永远逃不出贫穷的原因,或许就是他们早已为自己设限。不相信能翻身,不相信能成功,放弃寻找出路。当说多了“我不行”后,你会发现自己真的不行了。可你行不行,只有拼尽全力多试几次才知道。

事实上,生活中很少有事情真的是到了绝路的地步,多数时候只是因为我们在面对挑战时选择了放弃。

不要让恐惧和怀疑决定你的命运,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行,尤其是你自己。拿下心中那道沉重的盖子,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比想象中跳得更高、更远。

三是过度节省

朋友曾聊起他的一个同事,是一位极其节省的人。他的三餐总是极其简单朴素,经常馒头配咸菜,对他来说,食物的最大价值就是填饱肚子。

家里洗菜水洗碗水都要留着冲厕所,上厕所卷纸都只能用两格。每周还会花一个多小时坐公交去批发市场存一周的食材,为了一毛钱能跟卖菜的砍价半天,他说一毛钱也是钱,虽然每次省得不多,但积少成多。

当同事组织聚餐时,他也总是婉拒,在他的世界里,任何超出基本生存需求的开销都没必要,渐渐所有人都疏远了他。

他的生活哲学是:省钱就是赚钱。

然而,他忽视了自己错失掉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当他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对比价格、计算折扣上,却忘了投资自己的重要性。这么多年,他的同事一个接一个跳槽或是升职,可他一直停滞不前。

不是不想栽培他,只是他精力都在算计小钱上,工作能力一点也没成长。而且因为抠门,还被公司边缘化。

他的经历让我想起了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富人赚,穷人省。”

意思是:富人通过赚钱来增长财富。而穷人认为,只要多省一点,就能有更多的钱。

可最后你会发现:为了省那一点点钱,牺牲掉了健康、时间,失去了眼界、人脉、生活质量,最后算下来,其实得不偿失。

巴菲特有一句话:一旦你有了省钱的脑子,就不会有精力培养一个挣钱的脑袋。

脑中只想着节衣缩食的人,往往越活越畏缩。目光只盯着蝇头小利的人,往往越活越贫穷。省,永远有上限,会花钱的人,才越赚越多。

四是迷信吃苦

前几天妹妹家买家具,我和送货师傅聊天。师傅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腰也弯了,双手布满老茧。

闲聊下来得知:他每天清晨四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回家,为了多赚一点钱,他每天要干很多活。

除了送家具外,他还会给别人做装修、搬家,都是最基础的拆墙、清废料、搬运工作,卖的都是体力。

身旁的人一提起他,都很钦佩地说:“他特别能吃苦!”

但他自嘲地笑了笑:“做了一辈子体力活,累死了但钱也没赚到。”

听起来十分心酸!这一辈子,体力出完了,浑身都是病,可生活也没任何起色。

村上春树有一段对话:“世人都在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啊。”

“那不叫努力,只是劳动而已。”

我们中也有太多人,每天像个陀螺不停地运转,觉得只要通过努力,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作家粥左罗写过一句话:人,永远不要赚太辛苦的钱。

这里的“辛苦钱”,指的是那些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体力,重复且长时间忙碌,但低质量的工作。

许多人为了生计,赚的都是这种辛苦钱,但最终好像陷入了死循环:越忙越穷,越穷越忙。

有一句明白话:如果单纯吃苦有用,那如今的首富只会是一头拉磨的驴。

一个人就算再能吃苦,也只能忙二十四个小时,辛苦钱永远有上限。那些能赚到大钱的人,一定不是只会埋头苦干。

我们应该有长远的职业规划,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投资自己上。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慢慢从谁都能做的低层工作中脱身出来,进入更高层次的领域。这样我们的努力、辛苦,才能值更多的钱。

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

但我觉得,缺这些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思维固化。它让你看不见世界的发展和新的机会,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和建议,想不到生活的可能性;它让你的人生选项越来越少,局限于所谓的舒适圈里,止步不前。

每个人都该有打破自己思想的勇气。

很喜欢一句话: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

没有人活该一辈子受穷,只要你肯,我命由我不由天,与您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