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园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网络作家集中营

我决定当个哑巴

2020-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开水来了

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我既做不上神灵,那当个野兽也好。

我算不上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我的社交模式大概是这样:你找我讲话,我便同你讲话。多是你问我答,不会刻意去找话题将对话进行下去。若你不和我讲话,我就永远保持沉默。

不熟悉我的人,初次见面,都觉得我比较高冷。

实际上哪有什么高冷。只不过是“孤僻不合群“罢了。

说起“不合群”的表现,我倒能细数一大堆。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往往是在聚餐酒席上。

中国是一个将群居生活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国家。中国人喝酒喜欢人多。人越多越好,你方喝罢我登场,一个漏网之鱼都不能放过。

酒杯一举,欢声笑语。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段子在天上挥着翅膀游荡,吹过的牛皮依然散发着清香。

人人都是段子手。

这个时候的我最为恐慌,稍不留意便成为了众人调侃的对象。

我怎么也笑不出来。

众人调侃完后,发现我一言不发,也便觉得索然无味,索性弃之。

起初我还能勉强戴个假笑面具,随人群附和,后来觉得实在是费心费力,不如永无休止的沉默来得畅快。

渐渐的,我在自己周围筑起了高墙。

别人进不来,我也懒得出去。

一个孤僻到不合群的人内心是如何想的呢?

周国平先生曾对自己做过这么一段解读:“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意忍受别人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变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确实如此,有时候看起来合群的人才是最累的。要顾及所有人的感受,别人一失落就紧张,甚至为了别人的感受有时候还会让自己受委屈。

不合群是表面孤独,合群是内心孤独。

人是社会性动物,天生具有排除异己的习惯;于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朝着同化他人的方向走去。

可我认为合群与不合群只是一种对人对事对生活的态度。

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合群而去尬笑,也没有必要为了不合群而找理由辩解。

都无所谓。

最好的处世态度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类型:在人群之中,又在人群之外。

我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也不是一个健谈的人。

如果能重新选择,我可能依旧会质疑“少数服从多数”理论的正确性,我可能还是会变成那个沉默寡言的人。

但如果你试图了解我,走近我,我不会拒绝你,我会为你呈现最好的一面。

我在人群之中,又在人群之外。

我是一个哑巴,也是一个思考者。


微信公众号: 开水来了

查收更多精彩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