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大师嘉言集-长水大师第七

2018-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书之鲜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楞严大师嘉言集

——宋长水子璇大师

长水子璇大师

(965~1038),北宋华严宗僧,世称长水大师、楞严大师,杭州钱塘人(一说秀州嘉兴人)。俗姓郑,号东平,九岁随普慧寺契宗出家,习诵《楞严经》。大中祥符六年(1013),因钱公易上奏,受赐紫衣及“长水疏主楞严大师”号。宝元元年四月十五日寂,寿七十五。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紫柏尊者评价曰:“长水疏经,为百代心宗之祖。”

长水大师《首楞严义疏注经

卷第七摘要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因依此戒得有定慧,故知三昧戒为先容。此之重禁,虽约身口,一一治心,既与定慧相应,色香味触、无非实相,岂有魔事恼乱行者?

前虽广说持戒清净、皎如冰霜,既不造新、已离魔事,然有无始宿习垢障尘沙,如影随形,与道为妨,于修行者一切时障,或数病数恼多淫多嗔,或遭邪师,或遇魔娆,诸难竞起,皆是无始不善宿因、邪思业种,熏识现行,常与正道以为冤敌。凡夫始学,道力微弱,不能排遣,故佛有妙神咒,能灭宿世恶习令无娆恼,道力速成,不遭退屈。前说定慧,破烦恼障;复明戒学,但止罪业;今说神咒,能破宿殃、兼除报障,三障苟亡,不证何待?

然此即是秘密首楞严也。自古不翻,略有五意:一是诸佛密语,秘密之法,唯佛与佛自相解了,非是余圣所能通达;二是总持门,一一字句含多义故,如婆伽婆具六种义;三或是鬼神王名,呼之敕以守护修行人故;四是诸佛密印,如王印信,所往无所不通,幽显遵奉,佛佛相传,不得移易故;五不思议力所加持故,但密诵即能灭大过,速登圣位,如王放洪恩、大辟咸赦,有功者超资受职,此亦如是。故自古来不令解释。

世有修行心切,而多障恼,盖宿业耳。凡作世善,尚多违缘,况出世心求成觉道、激动而发,其可敌乎?非不思议秘密之功,莫能遣也。

既解通行备,内德毕充,复假密言,外助道力,内外相济,岂徒然哉?必序阶位耳。然位有因果、惑有粗细、智有明昧、断有浅深、证有分满、用有优劣,苟昧斯旨,非真修行,堕增上慢,以我教中,随进德修业、胜劣不同,故历五十七位渐入渐深,不同外道天魔,都无位次。若不预辩,涉进乖源,既昧断证,错认少得便以为足,如第四禅寡闻比丘,妄认生谤堕阿鼻狱。事非轻小,故须明示免招大过。

涅槃最极果也,即位所至处。干慧最初因也,即位发基处。信住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即信解行地,名为修行。初地见道乃至等觉,名为证入,即分证果也。

一真之体,湛寂圆明,非真非妄,名相都绝,生界斯泯,既众生世界不立,佛及出世谁名?以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斯则一真法界,本无地位也。

真体常住,本非生灭,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动而有于念,念即生相也,生即有灭,念念迁流,展转渐粗,以至业果流转三界,故名为妄。若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渐断粗惑,以至细惑,无明永尽、悟极之处,即名为真。菩提涅槃于斯立矣。

二转依号者,由初迷真念动,以至流转,名为不觉。翻此不觉,了本无生,即名为觉。此菩提之号,因不觉立,由迷有生,生必有灭,翻此生灭,显不生灭,即涅槃之号。对生灭立,生灭既灭,更无所依,故名转依。以真如为迷悟依,转此迷依以为悟依,故名转依。是知菩提涅槃因迷故有,如人因睡即有觉名,此亦如是,非本一真元有二果之异。

依前同异以为根本,而得生起无同异也。以前二相,正是无明梨耶识体,虽分同异,一念转成微细生灭,全是无明,从此变起山河大地根身种子。故起信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以依动故能见,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维摩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此即无明无因,故云无住。

业感为因,报应为果,遂有相生相灭之报。淫欲为因,故相生;杀盗为因,故相灭,此即众生业果二相续也。

迷毕竟无,成究竟有,有故立界。隔别不同,故云分段。非因而因,无住而住。因能生果,果住于因,因果相生,迁流不断,世由此立。

此六尘境与内根妄想,和合杂乱,由此造作一切诸业,故成业性。业必有报,十二品类由此区分,故成轮转。

情想相因,形待不息,有情世界不出十二。动念初起,迷本圆常,影明遂现,故卵生居首。情爱后起,次有胎生。异爱不同,次分湿化。想心纷扰、取舍多端,成后诸类有色无色等。

世界初兴元由虚妄,虚妄故动,动即是风,风即气也,故云和合气成。迷圆常理,成虚妄想,想气和合成于卵生。故动念为初,卵生居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