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高效沟通的技巧
这是一本充满了沟通智慧的书,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关键对话”。成功的“关键对话”指的是:两人或多人进行讨论时,双方愿意公开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猜测。即使要表达的观点是充满争议或不受欢迎的,他们仍愿意积极和对方分享。
当对话中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便是实施关键对话的开始:1.双方有很大的观点差距。2.对话存在较高的风险。3.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而大多数人在面对关键对话时会做出错误的两种选择:要么说出真实的想法激怒对方,要么保持沉默,违心的接受对方的决定。
作者在书中运用了7种对话原则,举出大量的实例,教会你如何实施第三种选择,彻底摆脱困扰。读完之后,让我相信了,如果有人能把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沟通从此以后真的会变的不是问题。
在双方从普通对话转变成关键对话,观点开始出现了分歧时,双方往往会受情绪所控,下意识的对对方进行暴力对抗,最后偏离了原本想要交谈的主题。原因是因为:当对方拒绝接受你的看法时,我们就会想要表现出强势的一面,强迫对方接受自己。有时又会想要逃避话题,那是因为我们担心说出内心真实想法,会使自己受到某种伤害。
书中向我们灌输了这样一个观点:要把对方在对话过程中的“暴力或沉默表现行为”,当成是“他们失去安全感的信号”。当你在对话中营造出足够的安全氛围时,对方也就不会再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认真的聆听你的看法。
【一】对话原则:从“心”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从自身找原因。
对话技巧:
(1)在对话失控时,要停下来,首先关注你的真实目的,去问问自己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在做什么?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当你找到自己的目的后,往往就能明白,自己在对话中已经偏离了刚开始的目标,转而变成了想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对方强。接着停下来继续询问自己:我希望为自己和对方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要想实现这些,我应该怎么做?
(2)对比说明:1.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2.说出你不想看到的情况。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暴力的两种选择,寻找一种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的方法。
*询问这些问题,有两个原因:1.能帮助我们关注真正重要的目标。人们喜欢争强好胜,容易冲动,让我们很容易在对话过程中误入歧途。2.能让我们麻木的大脑重新活跃起来,理智分析问题。
【二】对话原则:重新观察,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
对话技巧:
关注以下三种因素:1.对话陷入危机的时刻:自己生理和心理会发出信号。2.双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会表现出沉默或暴力的倾向,“沉默方式”表现为“掩饰、逃避和退缩”,“暴力方式”表现为“控制、贴标签、攻击”。3.学会关注压力应对方式:监控自我,密切关注自己的做法对安全氛围产生的是积极还是消极影响。
*当对话风险很高,双方情绪激动时,我们往往深陷于对话内容无法自拔,不能腾出精力去观察自己和对方会有哪些轻微的变化。要想继续对话,带来转机,就要学会同时关注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两方面。
【三】对话原则:保证安全,修复安全氛围。
对话技巧:
(1)暂停对话:当对方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情况时,应当暂停对话,去营造安全气氛。
(2)判断那种安全因素出现危机:1.共同目的: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对话过程中关注你的目的?是否认同你的对话动机?2.相互尊重:判断互相尊重感是否出现危机,问自己一个问题:对方觉得我是否尊重他们?尊重感的丧失是因为我们认为对方和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如果我们能把对方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那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3)在必要时候道歉:当你犯下伤害对方错误时,应当向对方真诚的道歉。
(4)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例如:我不想让你认为···我希望···。
(5)创建共同目的:1.做出承诺,表示你愿意进行对话。2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3.放大视野,为双方寻找一个更为长期的,回报更大的目标。4.和对方一起构思新目标的解决方案。
【四】控制想法: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对话。
对话技巧:
(1)行为方式回顾:询问自己: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的?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什么依据?
(2)留意对自己的自我辩护。在面对自己错误做法时,往往会不愿承认错误,而为自己找出合理的结论:1.受害者想法:这可不是我的错。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2.反派想法:这都是你造成的。询问自己:一个理智正常人为什么会这么做?3.无助者想法:这事我也没办法。询问自己:希望为自己和他人实现什么目的?我现在又该怎么实现?
*其他人是无法让你陷入某种情绪的,是你制造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感到害怕、烦恼或气愤。我们感受到的他人的行为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在观察对方行为后,我们的大脑会对观察到的赋予某种意义,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同时,再加入自己的判断后,产生出不同的情绪。如果我们在自己无法控制情绪的情况下,选择压制情绪反应,就会非常危险,因为它们早晚会从你的心底蔓延出来,以极具破坏力的方式体现到对话当中。
【五】陈述观点:当我们坚信自己正确时,该怎样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维持安全感时,应该掌握自信、谦虚、技巧,这三个方面的火候。你的表达方式,应当给人坦率开放的印象,而不是紧张不安:
(1)综合陈述法:1.分享事实经过。2.说出你的想法。3.征询对方观点。4.做出试探表述,表明你并不确信自己的判断。5.鼓励对方说出内心想法,不要虚张声势。
(2)关注你的行为,留意你的自我表现;去假设对方的观点有价值,请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放弃你的强硬立场和绝对化表达,但不要放弃自己的观点。
【六】了解动机: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暴力状态。
(1)倾听技巧:1.询问观点: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2.确认感受:当对方所说的话和语气神态不符时,我们应该主动去了解他的真实感受:你好像对我很生气。3.重新描述:用自己的语言把对方的话重新简略的说一遍。
(2)对对方的观点做出回答时,我们的应对方式:1.赞同:如果完全同意对方的看法,就明确表示出来。2.补充:不要抓住对话细节不放,指出你们观点的一致之处,然后补充说明对方的遗漏内容。3.比较:不要立马否定对方的观点,应该把双方的观点进行比较:我觉得我们的看法有些不同。
【七】开始行动:把关键对话转变成行动和结果。
(1)决定如何决策:1.命令式:无须参与的决策方式。2.顾问式:向有能力的人广泛收集意见。3.投票式:以投票率决定。4.共识式:人人都表示同意的决策。
(2)涉及多个参与者时,说明决策执行环节:行动人、明确的行动目标、设定行动时间、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