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对一个人好,那对方一定是跟我三观相合

2018-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dd7c5176f05b

怎么说呢,有些人就是不知道珍惜你付出的感情。

你做了饭,满心期待的给他留了,结果他来了一看,“你这做的什么呀,难看死了,我不吃。”

然后他自顾自点了外卖,不理你花了多长时间做这顿饭,他在那里自嗨,你只能默默自己吃完。

期间一句话也没有,全程无交流。

你给他买了奶茶,等了他一个小时,好不容易出现了,你递给他,他一摸:“怎么是凉的?有没有加珍珠?”

就在他表现不耐烦的一瞬间,你就能知道他接下来大概不会说你想听的话了。

但是呢,你们是约好一起逛街的,他什么都没有发现,自顾自的往前走,你的心情,在那一瞬间跌至谷底,强颜欢笑也做不出来,只是平时话多的你此时一句也不想说。

我并没有说爱情,我说的是所有关系。

你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为对方做了这么多,结果换来的是这样的态度,你想,这辈子,只能你爸妈这么对你,但是他们何其爱你,生了你养了你,从不让你受一点委屈。

他凭什么这么对你,你上辈子没欠他情,这辈子没欠他钱,你只不过跟他认识了,他就能理所当然的享受你的好吗?

你问他:“我给你买了奶茶,你都不说一句谢谢,却还嫌弃奶茶凉了,你觉得合适吗?”

“咱们是朋友,说谢谢不就客气了吗?”他哈哈一笑,看你的眼神就像个傻子。

这一瞬间,你想,也许你应该换个朋友。

所有的关系中,为什么都在强调三观?

因为三观反应在小事上可能就是我递给你的奶茶你是说谢谢还是嫌弃凉了。

以前都在强调付出,掌心朝下比掌心朝上更让人觉得快乐。

可是付出需要有对等关系。

比如说,我对你好,你不能同样对我,但是你可以说一句谢谢,让我感受到我传递给你的快乐,而不是让我觉得我的付出石沉大海。

前几天看的新闻简直让我笑出声来,爱心馒头店的老板有一天遇到一件很奇葩的事,领馒头的人来说我不要你的馒头,你把馒头折现两块四给我好了。

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馒头店的老板哭着对镜头说,她只是想帮助那些人,本来就是免费的,可是领馒头的那些人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

多么讽刺的事情。

这听起来是大事吗?

不过是几个馒头而已。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新闻一出现就能立马引起那么大的关注?

这反应起来其实就是三观问题,不知道是伸手伸多了,还是蜜汁自信觉得自己的穷是这个社会造成的,所以所有人都要关照自己。

穷成了他们的保护伞。

一个家境不错的朋友,市里有两套房子,正好有一对家境一般的亲戚夫妻要城市打工,就临时借给他们住了,这一住就是几年,后来朋友打算开店,资金不够就想着将那套房子卖掉。

给那夫妻俩说的时候,那夫妻俩一副不同意,你还缺这点钱吗?你不想让我们住就直说,大不了我们把房租给你。

女的话没说完就开始哭起来,好歹咱们还是亲戚呢,你这人太狠了,亲戚的钱你也挣,你钱那么多,怎么就不能让我住着了?!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

哭闹声很大,好多邻居都来参观,很多人在指指点点,说你就让你亲戚住着吧,看着也挺可怜的。

朋友很无奈。

古话说:“升米恩斗米仇”。

对一个人好太久,会养成习惯,习惯了得到,习惯了你的付出,一旦你某一次没有对他好或者好的不够,他就会觉得你欠他的,吵吵嚷嚷让你赔。

而这种习惯,追根究底,其实就是三观不正导致的。

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知道了等价交换,进化了几千年,有些人竟然还处在那么老的时期。

细思极恐,被这样的人日常包围,很容易将自己的三观带偏,而且很容易对世界产生怀疑。

所以,如果我以后想对一个人好,要么他懂得我的付出懂得感恩跟我三观相合,要么他们是我爸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