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的追问一一
那日,一小伙来就诊,身体倒没啥大问题,只那胳膊上的"盘龙"纹身甚是刺眼。
就多聊了几句:挺帅的小伙,怎么把胳膊弄成这样了?
噢,我是干这行的,就弄了。
哦,纹身的!生意咋样?
还行吧。
外国人咋想的,好好的皮肤弄得乌青,一点也不尊重自己的皮肤。可知道皮肤是人身上最大的一个器官呢。
小伙抬眼正视了我几秒钟。是我话多了?却未想到,话多也有话多的收获。
说起来,刺青并非泊来品。其源头还在咱中国呢一一小伙子不紧不慢的开始给我上课了。
怎么说?
你应该知道《水浒传》里的角色吧。宋江的脸上不是有个"囚"字么。
呃!我,幡然醒悟的表情。
还真是这么回事。不过古时不叫纹身或刺青。《水浒传》里的情形,该叫黥刑,又名墨刑。黥刑,刺字,是上古的五刑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修订《大清律例》时才被彻底废除,前后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可以算作是封建社会刑罚制度中的正刑。在《水浒传》中,无论是宋江、武松还是林冲等角色,他们脸部、额角的刺字都是一个“囚”字,而且大小不一,位置不尽相同。“囚”字用来标识他们是受过刑罚的罪犯。此外,犯人除了刺“囚”字外,还会根据所犯罪行刺上不同的图案,如环形、方形、圆形等,以区别所受处罚的不同。犯盗窃罪的犯人在耳后刺环形图案,被判流放的犯人刺方形图案,而判杖刑的犯人则刺圆形图案。
如此动脑筋,只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而对人性的戕害,对人的心理阴影不管不顾。逼上梁山,不能说没有刺青的"功劳"。
中国奴隶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刑法有五类之多,始于夏,发达于商、周,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和大辟。墨刑:即在额头上刻字涂墨,无疑,而今刺青当之无愧的鼻祖了。劓(yì)刑:割鼻子的作法;膑:去膝盖骨。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原本叫孙宾,因被其同学庞涓的嫉妒和陷害,遭受了膑刑,被挖去膝盖骨,从此不能站立。才引恨改名为“孙膑”。
宫刑:毁坏人的生殖器。使人不能不想起汉武帝时期对史太公司马迁的不公遭遇,一篇《报任安书》,满纸酸楚泪。
大辟:死刑。著名的车裂与凌迟么。只好无语中囗囗囗了。
从夏代始,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刑》,无疑是历史上一种最野蛮、最残忍、最不人道的以损害受刑人肌体的一部刑罚。
好在,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的肉刑,终于是被逐渐被废除了。你说,社会不发展能行么,文明不进步能行么。
呜呼!可叹古人多悲怆,万幸我辈生今时。
当然,作为一种时尚,时髦,一份自我表达和个性追求的外化,如今以年轻人居多的刺青行为,又是另当别论了。二者本质的区别,在于受试者是否属于:自愿。
思考了良久,终于是给这篇文章拟了个题目:刺青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