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现代神话人物,杨维杰(6)
中医的现代神话人物,杨维杰(6)
黄岐之
董氏奇穴分布
董氏奇穴针灸鼻祖董景昌著书《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书名强调了正经与奇穴,杨维杰认为表达了董氏奇穴与十四正经相关,不是独立的针灸体系,是正经的延续和补充。明确正经与奇穴的关系,熟悉十四经穴针灸是掌握董氏奇穴针灸的基础。
针灸穴位(腧穴)是根据针刺位置的效果来确定的。经络学说理论是先有腧穴的发现,后有经络的认识。而针灸的运用是循经取穴,先确定病证所在经络,再确定相应腧穴位置。正经经穴的运用上,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也有特效穴,通过配穴来提高疗效等,注重患处经络的局部取穴,配穴关注不同功效穴位的组合。
董氏奇穴以十四正经为基础,注重远处取穴,而非患处局部取穴,关注一穴多用功效及针法所产生特殊效果。
董氏奇穴取穴与正经取穴不同。例如,手掌的正经穴位与董氏奇穴分布比较。1.指掌奇穴分布。掌心部位(阴掌)有18奇穴。大指:掌面第一节桡侧,五虎穴。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向大指,大间穴、小间穴;第二节正中央,浮间穴、外间穴;第一节正中央,中间穴;第一节内侧,木穴。中指:第二节中央,脾肿穴;第一节中线外,心常穴。无名指:第一节内侧,三眼穴;第二节中央,木炎穴;第一节中线,复原穴;中节外侧正中央,还巢穴。小指:第二节中央,眼黄穴。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重子穴。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离虎口两寸,重仙穴。拇指第一掌骨之内侧,土水穴。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手解穴。掌背部位(阳掌)有20奇穴。小指甲外侧角,火膝穴。无名指背:第一节之外侧,指肾穴;中节之外侧,指三重穴。中指背:第一节两侧中点,胆穴;第一节中央线,二角明穴;第二节中央两侧,心膝穴;第二节中央线,肺心穴;第三节横纹中央,木火穴。食指背:第一节中央(下)(上),指千金穴、指五金穴;第二节外侧,指驷马穴。大指:第一节外侧,妇科穴;第一节中央线,制污穴;第一节桡侧,止涎穴。小指掌骨外侧(下),腕顺二穴。小指掌骨外侧(上),腕顺一穴。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下),下白穴。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中),中白穴。手背食指与中指叉骨之间,上白穴。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灵骨穴。董氏(手)指掌奇穴分布主要在指关节之间与掌侧肉部。2.手掌正经穴分布主要在骨边和关节的骨间。手掌正经穴与董氏奇穴不重合。3.手掌正经穴主要是十二经络经脉的经气贯通,董氏(指掌)奇穴主要是手掌络脉经气流通,促进各体(骨、筋、脉、肉、皮)与各脏的新陈代谢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