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得性启发”原理,看网红的前世今生(一)
最近看到一个热帖,题目为“足协杯亚军卖烧烤怎么回事?亚军为什么卖烧烤原因曝光!”
我看完标题,来不及思考,只感觉心痛隐隐作痛,点开链接,却发现其实是两位退役女足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故事。
为什么现在各个网站标题党横行,关键就在于它利用了“可得性启发”的原理。
1.what-什么是可得性启发
百度解释: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的方法。
那些很容易就能回忆起来的信息被认为比那些不太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平常,
这种认知策略就是可得性启发,又称获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
1973年,美国学者 Amos Tversky 和 Daniel Kahneman(诺贝尔奖获得者,《思考,快与慢》作者) 首次对可得性偏差进行系统研究并将其命名。
2.why-看到未必是都是真的
在论述之前,先看两个小问题:
1)飞机事故与火车事故哪个伤亡概率更大些?
2)当一个漆黑夜晚,你摔了一跤,手摸到一个滑滑腻腻的圆柱形物体,你心里认为这是?
A水蛇 B.水管
请思索3秒后回答。
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往往那些我们随手可获得的,最为熟悉的例证总是误导我们,如文中的标题,让你欲罢不能。
可得性偏差会导致错误的认知和决策:如果支持某个判断的例证更容易获得,我们的直觉推断和经验往往会据此下结论。
这种判断有很多好处,因为人类大脑的记忆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试想在毒虫猛兽横行的远古年代,如果每一样事物都要逐一辨认的话,人类早就灭绝了。
因此,人类形成了快速的经验判断:彩色的蘑菇一般是有毒的,三角头的蛇类多半是毒蛇。
这种判断帮助人类清空了大脑,腾出更多的精力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人类得以繁衍至今。
但时至今日,很多人沉溺于快餐文化不可自拔,把注意力放在了“断章取意”和“指鹿为马”的碎片信息上,结果导致了“思考不能自理”。
如:之前四川的”孩子游泳池“冒犯”女医生”事件上,大多数人只根据部分网上披露的小道消息,就跟风转载,发声指责,甚至形成规模效应,最终女医生不堪压力自杀。
其实大部分吃瓜群众根本就不明究理,完全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试想怎么可能根据几张网络图片,一小段所谓的视频,就能直接还原事情真相了?
大部分人只是凭着简单的“可得性启发“,就一厢情愿地判定大人欺凌幼儿。
结果在网络暴力的围攻下,一条鲜活的生命逝去了。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不让悲剧重演,尤其是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如何才能看清真相。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谈到了,遇到突发事件,不能仅凭脑中迅速形成的“可得性启发”下结论,
而应该换个角度,客观分析现场情况后再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