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事件营销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砚墨

01

有一个平静的小渔村。有个人想着能多卖点鱼,于是想了个征婚的招,大家都被征婚吸引过去看了,顺便也买了鱼。这个人就赚了钱。

大家纷纷想着,我要是也能整点这种事该多好啊。于是,各种山寨式求婚、征婚,纷纷涌现,但却怎么也没有那个人有效。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营销的发展脉络。不知所起,不知其已。

02

事实上,想要做一次成功的事件,至少得符合3大关键因素:

1.话题    2.  链式传播     3. 落点项目

比如小渔村征婚。

第一次搞征婚,于是成为了话题;

很多人来看,于是有了传播;

来的是卖鱼铺,于是落点到了项目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曲线救国的方式。

如果不能吸引人,不如老实卖鱼。

至少大家能明白你在卖鱼。

03

关于话题的重要性,举例不要太简单。

比如范冰冰阴阳合同,比如很早之前的马家爵杀人案……

本身的话题性,其中的社会冲突就很值得人的自发关注跟随。

地产界中,比如成都的黄丽娟、保利紫薇事件、锦天府的成功太晚话题

话题的成功要素之一: 逆向思维

这些都和社会上的认知、道德等的常规观念事实上有所冲突

比如,大家认为征婚的一般都是男的,大肆征婚的一般也不是白富美

比如成功者一般都认为是晚的,于是成功要趁早就很吸引了

举例?

老大爷健身才有噱头

萌娃玩极限才有关注点

话题的成功要素之二: 好奇心

比如这么豪车车队大肆寻人的,没见过,重名叫紫薇的幸运儿,也没见过

比如在天空中吃饭,大家没体验过,甚是好奇

只是,这种好奇现在的代价越来越大,而鸡汤也是越来越淡而无味

想想,现在还有什么是你因为没见过而好奇的呢?


话题的成功要素之三:关联娱乐

简史里的说法,人类之所以能成为智人,是因为八卦

事实上,所有的话题都需要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才行

所以,把严肃的事情搞轻松,把正经的事情说的不正经

那种反差萌,才能让人更加关注。

毕竟,事实上,“把你的痛苦事情说出来吧,让我们乐乐”

可能是大多数吃瓜群众的心理


04

链式传播,俗称推广发酵。

再好的新闻,没人评论,没人转发,下一秒就被转到无人区。

所以,众人拾柴火焰高

方式一:借势

为什么榜名人,为什么找地标?

比如,院子系每次都找当地最牛的文化地标,比如南京故宫

比如,蓝光为什么要在宽窄巷子做品牌发布


方式二:人海

质量不够,人数来凑

如果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很积极的帮你宣传,然后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又很积极的宣传,那就是另一种宣传模式。

对的,就是直销。

这种宣传方式的穿透力可是很强的。

所以没钱的时候也可以考虑考虑发动你能发动的力量

方式三:跟风

这个就是看第一个话题的功力了

比如阿里的去啊, 保利的紫薇,热点性事件的接龙,的确可以成就一个全民盛宴。

05

幸存者思维

二战时美国飞行机的死亡率很高,就对飞回来的飞机机身做了调查,想借此提高安全性。他们发现,飞回来的飞机机翼上有很多弹孔,而机尾上很少,于是就打算在机翼上加固。

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因为其实能飞回来的反而是机翼上多弹孔的,机尾中弹基本就是拜拜了。幸好有个专家阻止了他们。

因此,在幸存者身上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

这就是幸存者思维。

事实上,失败的案例能看到什么呢?

颜值是生产力,但颜值≠生产力

光有颜值完全不够。

颜值也得有内涵才行。

不仅要大手笔,还得花在刀刃上

有钱的不一定就是大爷

漫天撒钱的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话题要社会,更要生动

一眼就知道是在打广告,那叫苍白

一个人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想法,那叫勇敢

大家都在说的话题,那叫社会

大家都在说的话题,你说到了人的心坎里,那叫生动

这是段位的区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