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文学生活的姿态幸福时光

母亲

2018-05-19  本文已影响848人  梦想2050
母亲

初夏,一个灰蒙蒙的下午,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读着卡夫卡的小说《诉讼》,脑海中却时不时地浮现出乡下八十岁老母的身影。

我觉得此刻自己的心绪有些奇怪,我怎么会平白无故地思念起生活在乡下的老母?

母亲此时正在做什么呢?也许这个时候她正静静地坐在屋檐下看着夏雨洒落在院子的庄稼地里,也许她这个时候正拖着年迈的身躯费劲地担着猪食走进猪圈喂猪,也许她这个时候一个人寂寞地坐在院子里叭叭地抽着旱烟。

今年她老人家已经八十高龄,平时生活起居完全靠自己照顾自己。有几次我动员她到城里来居住,但她死活不肯,以不习惯为由加以拒绝,不得已,我也只能随了她的意让她继续在乡下生活。

我想母亲若是在城里生活是孤独的,我们做子女的在城里除了能解决她老人家衣食住行的需求外,并不能让她内心感受到真正宁静的快乐。我所生活的小区没有同她年龄相仿的邻居,自然也就没有人同她摆龙门阵,难怪乎她毅然决然地坚持在乡下生活,毕竟乡下有她熟悉的亲人朋友,有她抚摸过的鸡舍猪圈,还有她喜欢的孙儿孙女,闲暇时她可以来去自如地走门串户,与人拉拉家常里短,享受着乡下生活的闲适与舒坦。

八十岁的母亲身体还算硬朗,腰不弯背不驼,平时做饭喂猪都还没有问题,只是我这个做儿子的虽身在城里心却时常挂念乡下。每当挂念乡下八十岁的母亲,心中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有一天会突然传来不好的讯息,这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担忧。

为此,我数次同八十岁的老母亲沟通,希望她能到我身边生活,但任性的老母死活不肯,我也只能在两难的境地里随了她的意,但比起母亲年轻时吃过的苦,我这点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母亲生于解放前,由于时代的原因,她没有机会进校读书。解放后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依然经历了时代的风风雨雨,她经历过食堂化,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在饥饿与匮乏中把我们几个兄弟姊妹拉扯大。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面貌也渐渐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各家各户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要你勤奋肯干,专心致志在自家的土地里苦心经营,你就会很快步入不愁吃穿的队伍里。母亲就是凭着这样一股韧劲,耕耘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硬生生地把我们拉扯大。

对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化,目不识丁的母亲似乎更加感同身受。

记得那是1997年的春天,母亲惊闻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不幸逝世,她居然坐在火塘边反复念叨:哎!邓小平这样一个伟人不幸逝世了!邓小平这样一个伟人不幸逝世了!那光景让人觉得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确深得人心,就连我母亲那样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也感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他的离逝由衷地发出深深的惋惜。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八十高龄的老人,一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妇女,一个敢爱敢恨却又倔强任性的普通农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