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亿人的颈动脉斑块,做好这3点,让您谈“斑”不色变!

2024-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叶小姐姐

网上看到一篇报道。

原本精明能干的老张,近一年来突然变得很容易忘事,经常丢三落四,更夸张的是有一次还差点走丢回不了家。

家里人着急了,送到医院检查,结果:颈动脉斑块、颈动脉重度狭窄。

医生说,颈动脉狭窄会引起脑子供血不足,有的人就是表现为记忆力明显下降,严重的会引起脑缺血、中风。

后来进行了手术,发现颈动脉斑块很大,已经把90%的血管管腔都堵塞,通过手术取出了约小拇指大小的斑块。

颈动脉斑块在人群中已经十分常见,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将近2亿人患有颈动脉斑块,其中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70岁以上的人,80%以上有斑块!

01

我们的动脉为什么会长斑块呢?

斑块,通俗地说,动脉就像水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好比水管生锈。

水管生锈(斑块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长期的高脂饮食、吸烟可使“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高血压、糖尿病可导致动脉“老化”,大量饮酒影响肝脏代谢脂质,久坐血流会变慢,熬夜令炎症细胞损伤血管壁。

这些因素会合力导致脂质慢慢沉积,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

02

颈动脉斑块会有什么影响?

颈动脉斑块不断增长导致动脉腔变细,颈动脉狭窄,甚至堵塞,导致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

轻度的颈动脉狭窄会引起脑部缺血症状,如耳鸣、黑蒙、头疼、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反应变慢等。

严重的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如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等。

存在颈动脉狭窄的老人发生痴呆的风险,可能是没有颈动脉狭窄者的3-4倍。

由于颈动脉狭窄,长期存在大脑血流不足的情况下,一些患者会出现脑白质疏松,会带来认知功能损伤,如记忆力下降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降。

03

怎样才能减少斑块带来的困扰?

发现斑块很可怕吗?

不可怕,斑块是有可能消退的。要想斑块消退,关键是早期预防、早期处理。

而在日常生活中,若是能够做好3方面的事情,就有助于让斑块缩小或消退。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即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戒(限)酒。

1.管住嘴:

多进食新鲜果蔬、粗粮和深海鱼。

建议每日摄入50~150g全谷物,不少于500g蔬菜和 200g水果,应适量食用富含ω3PUFAs的多脂鱼类(如深海鱼),建议每周吃 2~3次,每次摄入50~100g。

少吃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少吃盐和糖,减少或限制食用加工肉类制品。建议血脂异常者首选鱼肉或禽肉,但每天摄入量应不超过75g。

2.迈开腿:

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等,每次约30~50分钟,每周3~5次即可。

3.戒烟:

戒烟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随着时间而减轻、减少。

4.不喝或少喝酒:

不建议血脂异常人群饮酒;如饮酒限每日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25g,成年女性≤15g。

其次,若在此基础上还患有高血脂、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积极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调整血糖、控制血压等。

就高血压和糖尿病而言,它们都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最后,还需要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包括降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用药方案需结合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有无高血压和糖尿病、血脂水平等综合因素考虑。

提醒:

定期筛查

对于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合并至少 1 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无症状低危人群,建议行颈动脉彩超筛查颈动脉斑块,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