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14

2023-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艺凡会发光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第三章:血洗之扬州兵变

艺凡:接前文,叛军来了。

易中天:对,九月二十九日,在扬州,人数号称十万,带头的是徐敬业,此人是当年主持过皇后册封仪式之开国元勋李绩的孙子,所以也叫李敬业。徐敬业扬言李贤没死,就在扬州城中。

艺凡:一听就是假的。

易中天:假的,但檄文却很有名。武后也听了。开篇就是“伪临朝武氏者”。

艺凡:伪临朝?你说了算吗?

易中天:接下来自然是人身攻击,所有旧账都被翻了出来,第二段自吹自擂,说自己兵强。最后是号召,包括煽情: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也包括许愿: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还包括打气: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不过,刚读到煽情那句太后便突然叫停,目光炯炯地问:谁的句子?答:骆宾王。

艺凡:的确,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这篇檄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作,确实写得铿锵有力。但,鉴赏能力不低的武则天,仅仅是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吗?

易中天:不。她从中看出了许多奥秘。

艺凡:哪些奥秘呢?

易中天:夸大其词。

艺凡:通病。

易中天:但这也是兵家大忌。拿这样一篇夸夸其谈的东西作为纲领性文件,只能说明徐敬业一伙既不懂军事也不懂政治。事实上,徐敬业集团就是一伙破落贵族、失意官僚再加落魄文人,由于被贬而聚集在扬州。

艺凡:气壮山河的背后是色厉内荏,义薄云天的背后是公报私仇。难怪太后要责备宰相失职。因为骆宾王如果官场得意,他那支妙笔写出的就不是声色俱厉的檄文,而会是天花乱坠的颂歌。

易中天:也许,这就是武则天读出的信息。此贼不足虑也!太后非常笃定。没错,这伙人的家底很容易就能查清,这样的狐群狗党也不难对付。因此,太后只是迅速调集了三十万大军,便将前方战事交给指挥官李孝逸和监军魏元忠,自己继续忙活朝中事务去了。

艺凡:剿匪成功了。

易中天:徐敬业的豪赌和骆宾王的鼓噪并没有得到多少人响应,叛军方面却屡犯错误。最后,那两人的首级被他们的部将砍下送到了洛阳,扬州兵变从头到尾仅仅持续四五十天。平叛过程也基本上有惊无险,相当于帝国进行了一场真刀真枪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如果不是因为骆宾王那篇传世之作,人们甚至不会记得曾经有过这场战争。但,反思却仍然必要。

艺凡:哪方面的反思?

易中天:武则天和徐敬业的优劣势太明了,为啥还敢造反呢?檄文中说,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难道仅仅只是宣传?造反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是九月二十九日?在此之前,莫非发生了什么事情?

艺凡:什么事。

易中天:第一件事当然是中宗被废、睿宗继位和太后临朝,不过这在当时还不足以引起公愤。毕竟李旦也是高宗嫡子,太后执政则可能仅仅只是过渡。所以,这年二月份发生的事,不会是引起扬州兵变的直接原因。

艺凡:那么,关键时刻在哪天?

易中天:安葬高宗以后不到一个月的九月六日甲寅。是日,武太后颁布一系列诏令,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朝政。变革几乎是全面的,包括:改元光宅,大赦天下。旗帜改用金色。东都洛阳改称神都。中央政府改名:中书省改称凤阁,长官改称内史;门下省改称鸾台,长官改称纳言;尚书省改称文昌台,左右仆射改称左右相,六部尚书改称六官;御史台改称肃政台,并且分左右。其余各省、寺、监,以此类推。

艺凡:这是要变天了。

易中天:武太后也没打算遮掩。又是鸾台,又是凤阁,明摆着就是要做女皇帝。这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势必引起强烈反弹和坚决反对,一场恶斗在所难免。

艺凡:但,武则天决定要做的事,那就一定会去做。

易中天:而且一旦站稳脚跟,就会迅速推进。因为她已经六十岁了,可谓时不我待,容不得她慢条斯理,四平八稳。因此,这个女爷不会退缩也不会让步,只会傲然地去迎接那血雨腥风。是的,她还要杀人。

艺凡:这次杀谁?

易中天:宰相裴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