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貘谈闲话】一位心理咨询师的手札

《乘风破浪的姐姐》蓝盈莹,你怎么那么“虎”?

2021-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Amara阿貘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了好几期,各位小姐姐们或大气、或妩媚、或有趣……以呼风唤雨的姿态,霸占了各大网站的头条。

在她们中,蓝盈莹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蓝盈莹90年生,现在也才刚刚30岁,她有着二十岁人的朝气和活力,也有着步入成熟的坚定。在第一期,她以极其出彩的唱跳《别找我麻烦》,吸粉无数,毫无悬念的夺得了第一名。

连节目中挑剔的评委——杜华女士,都赞叹她是“别人家的孩子”。

节目进行到第四期,她与吴昕、黄龄组成了一个三人团。商量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她要求吴昕弹贝斯,并且十天内学会。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毫无音乐功底,估计都没摸过贝斯的吴昕一脸吃惊,连专业的音乐人黄龄都说“太难了”“现在让自己做都做不到”。

而蓝盈莹却闪着大眼睛,觉得自己只提出了一个“小要求”,吴昕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原因是她相信“自己可以达到,昕昕姐也可以达到”。

这大约是节目到现在,蓝盈莹最“招黑”的时刻了。

我最初对这位小姐姐是欣赏的。

她说“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别人跟我说你不行的人,他只要说我不行,我就会燃起我熊熊的斗志,我一定要行给你看。”

她时刻充满活力,精力旺盛,对自己要求高,且能定下心来一点点努力,一个舞蹈动作能“扣”到行为止。“自律”“热血”、“励志”、有太多正能量标签可以贴在她身上。一个对自己狠得下心,下得去手,不吃不睡刻苦努力的人,的确令人敬佩。

可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会远远的欣赏这样的人,但和她共事可能会很有压力。因为她给人感觉实在“太虎了”。我说的“虎”是一句东北方言,意思里有做事鲁莽,不考虑后果的意思。

蓝盈莹虽然未婚,她对吴昕说十天内练好贝斯的场景,却生生给人一种“虎妈”的既视感。

不论是逼自己更好,更努力达到更高的要求,还是标榜自己很有狼性,敢于迎难而上,这些都表现出她有很典型的完美主义倾向。

早年完美主义被视为一种消极的人格特质,这些人会设置不符合实际的极高的目标,并且以是否达到这些目标来判断自我的核心价值。通常,这些高标准都与对失败的恐惧相联系。完美主义者常伴有抑郁、进食障碍、社交焦虑、强迫性人格,有的还会有自杀倾向等。被看到的都是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和结果。

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完美主义对人类行为的积极影响。比如,为自己设置较高的标准可以反映出个体对自己人生的积极态度,也能督促自己不断向前。

心理学家提出两种类型的完美主义:一种是适应型,一种是适应不良型。

适应型对自己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能够与之相符。相反,一个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但是却对自己不抱希望。对自己的要求跟对自己表现的期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他们更容易自责,拖延,自尊受挫感到消沉。

蓝盈莹的勤奋和高标准,可以看出,她是很明显的适应型完美主义者。

她微博上定期打卡晒书单,高强度体育锻炼,严格的自我管理,都在让她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在自我成长与事业上,这些完美主义让她更有活力,有目标,有干劲,也令她能保持更好的状态,但在人际交往上,“完美主义”却会出现一些问题。

为什么我说蓝盈莹“虎”?

专业音乐制作人,也是节目评委和指导的赵兆老师,问蓝盈莹是不是一点都不担心三人玩乐器的效果?她理所当然地说:“不担心。”充满了自信。

这“迷之自信”不仅来的突然,还莽撞,给人一种“虎头虎脑”、啼笑皆非的感觉。

赵兆提示在突然用乐器表演的这件事上,连黄龄都没有底气,何况是真·门外汉吴昕。蓝盈莹露出了一个迷惑的表情。

那一瞬间,这位姐姐是真情流露,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努力还不行”?

我7、8岁的时候很羡慕学乐器的人,曾经偷偷跑到表弟家,找他的钢琴老师。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位年轻的女老师让我把手伸出来,仔细看了看,指着我的小拇指说:“你这个指头有些短,按琴键可能会很费力。”

我当时才意识到,原来学习某些东西,是有“硬件要求”的。

作为没摸过乐器的我们,很能体会吴昕那一刻的恐慌。这个舞台毕竟是一场比赛,弹贝斯也不是我们平时的自娱自乐,他的标准肯定是朝专业上靠的,极高的水准。而整个团队,只有你是外行,你是弱者,你是团队的短板!这一刻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吴昕的崩溃痛哭在意料之中。

蓝盈莹在这场人际互动中,完美地扮演了“迫害者”的角色。优秀的人有时太优秀了,他们过于看重自身的努力,把努力当成决定事情成败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流行的讲法是,他们缺乏同理心。

吴昕综艺主持人出身,唱跳都是弱项,而这样一位有些忐忑又想突破自己的小姐姐,被要求短期弹好贝斯的情境,像不像生活中,家长对你说:

“你看,这么简单的事,我都能做好,你也可以!”

“我年轻时就如何如何,你为什么不行?”

“你看人家谁谁谁都能怎么怎么,你比人家差了什么……”

我仿佛听到观众一片哀嚎,想起被高要求家长支配的恐怖。

这种“我能,你也行”,“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的话,乍看没有问题,还充满了正能量,可仔细琢磨,却经不起推敲。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和人天生都是有差异的。努力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却不会让我们得到一切。

郎朗弹钢琴可以弹到国际大师的水平,你同样弹琴,你能成为郎朗吗?你和郎朗之间缺的是努力吗?

也有的人会说,我不是高要求,我没让他考第一,得满分啊!

不是第一名、满分才叫完美主义好吗?

一个考试总在吊车尾的学生,你要求他名次马上排到年级的中流;一个没动过笔的人,他写出的第一篇文章就要求点击过百万;一个不懂时间管理,学习技巧的大学生,要求自己第一学期所有成绩都优秀,交到好朋友,获得老师的肯定……等等等,都是完美主义。

上面这些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的期待往往没有考虑现实的情况。

我们在咨询室中,也经常说目标。正常的目标是,我们垫着脚,或者努力蹦起来,就可以摸到的东西,而不是像天边的月亮一样,永远看着,得不到。对大多数人来说,立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的目标其实没什么用,只会令人在努力的过程中感到挫折和失望。

你是为了让自己取得进步,还是为了让自己陷入沮丧和挫折而设立标准?

你的高标准和实际之间落差多大?

你的标准是否可行?

如果达不到,你会如何看待自己或他人?

这些,都是要经常问自己的问题。

蓝盈莹努力、优秀,她觉得自己能做的事,别人也能做。但她忘记了,自己的起点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

吴昕坦言,她可以一、两天都按照蓝盈莹的要求去努力,但一个月两个月,是不可能的。

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标准来,不就是在改变别人吗?

网络上怎么说的,“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不可否认,大部分精英人士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完美主义的品质,蓝盈莹本身的表现是优秀的,可也没到“完美”的标准,因为完美,没有标准。

另外,这毕竟是个综艺节目,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看看就好,别太较真。

参考资料:

芒果TV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

《拖延心理学》【美】Jane B.Burka,Lenora M.Yuen

《思维改变生活——积极而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奥】Sarah Edelman博士

百度图片

等。


个人公众号【貘谈闲话】ID:motalk818

聊心理,聊影视,聊绘画,聊菜谱,聊各种有聊之事~

欢迎各种勾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