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掩映中的倩影:浅谈苏青
云雾迷蒙中,我的目光穿越了历史的山峦水渊,无意间瞥见一位女子的孑然隐绰的背影在乱世内踉跄而行,跌跌撞撞却难掩风华绝代。
苏青有人说,那是最好的时代:或揭竿而起、问鼎华夏,或泛舟富春、出世入隐……那里,有最激昂的青春史诗,有最浪漫的文人情怀。也有人说,那是最坏的时代:滚滚狼烟殇灼了旖旎秀美的东方圣土,异族虎豹肆意地吞噬曾经的亭台楼阁,漫山遍野的血色染红了江南的涓涓细流、陕北的滔滔黄河……那里,有最悲壮的英烈丰碑,有最凄切的薄命寡人。
时代的风谲云诡,世间的沧桑变幻,迷茫了众生浅薄短暂的眼眸,搅乱了黎民飘忽不定的心神。却同时,创造了“文坛洛神”萧红的兰心蕙质,哺育了“倾城之恋”张爱玲的细腻柔情,缔造了“国民女神”林徽因的绝代风华,养育了“舍生取义”向警予的大气笃定……她们的倾世惊艳,在多年后的和平宁静中,被流光徐徐展开,深镂尽一代又一代的心灵深处,涤净了一世又一世的魂灵污秽。千秋岁月的代序,淹没了太多的人世兴衰,却终在下一个历史的拐角处,重启了那一幕幕的过往曾经,然而,它终究将那个身世多舛、命运薄凉的女子——冯和议,遗落在了时代的裂纹中,残喘苟延。
出生世家,无忧童年
1914,一个撼动世界的年份:那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风雨飘摇的西欧大陆上激烈交锋;一个抖擞中国的数字:那一年,中华革命军在扶桑破土而出,展露初颜……那一年中,江青出世,裴迪男大公遇刺…..许是因为那一年的激荡,许是源于那一年的混沌,苏青,一位折翼仙子的临世,被没于尘埃。这难道是冥冥之中昭示了苏青既遗世又沉沦、既卓越又卑微的一生际遇?前世今生,因缘际会……本是“封建迷信”,却在无形中支配着我们的命运前程,虽不可轻信迷心,但那一段又一段的因果、一生又一生的纠葛,又怎能让人完全撇清、不管不顾?
潺潺流水,古桥蜿蜒。虽无自由遨游的不羁狂狷,但山川毓秀,秀丽了和议的细眉墨眼,清灵洁暇;虽无父爱深沉的庇护宠溺,然母爱浓郁,温柔了允庄的真情直心,爱憎分明。然而,父亲不闻不问、放浪形骸的恶迹,终是在她幼小的心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灰暗阴翳,那一丝的黯淡在她“简单健康的底子”(张爱玲《我看苏青》)上留下了似有还无的一笔。
那时的苏青年幼单纯,欢乐纯粹,在豪门大院中生活得无忧无虑,不曾明晰父亲的胡乱行为、母亲的隐忍决绝早已深镂在她的心底,还未参透这般玄机。不过,即使参透了,苏青的人生或许依旧如是,毕竟她的成就辉煌与骂名侮辱的最大造就者是她自身的心性,外因始终只能作为催化剂,推动了她的凛然决断。
中国数千年的社会,似乎一直偏爱平和中庸、安稳娴静的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下,个性张扬终会招来国人的非议,而这非议往往就可以隔断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轨迹。才情斐然的兰陵笑笑生,将满腹的经纶、卓绝的笔调,翩跹的思绪倾注进旷世奇书《金瓶梅》,本该声名大噪,却碍于礼教,而与史绝缘、与红尘决裂;貌美质妙的阮玲玉,将情意深深地浇灌入角色中,本是一个绝世的可人儿,却被“人言可畏”推进了万丈深渊......苏青的可爱与可敬便在于,面对世人对于汉奸陈公博、周佛海的鄙夷批斗,却始终坚持自己对于他们的观点,无论他们怎样的无耻不堪,他们对于自己的帮助,依旧心存感激;面对世人对于自己亲日活动的指责谩骂,坦然以待:“我在上海沦陷期间卖过文,但我那时适逢其时,不是故意选定这个黄道吉期才动笔的。我没有高喊打倒什么帝国主义,那是我怕进宪兵队受苦刑,假使国家不否认我们沦陷区的人民也有苟延残喘的权利的话,我心中并不觉愧怍。”
求知若渴,妄嫁他人
虽然苏青的父亲终日留恋于烟花之地,纵酒寻欢,但苏青的富裕家境,使得她有幸接受了正规的文化教育,聪明伶俐的和议,才情与日俱增,学识日益广博,最终,在19岁的花季年华中,考入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外文系进一步深造。步入大学生活的苏青是幸福而欢乐的,每日挤身书屋,静静汲取各科书本的无垠知识,慢慢感知字里行间内的脉脉浓情。那里,没有父亲的浪荡、母亲的失意,苏青的身心轻松而畅然。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欢乐的读书生涯被苏青14岁时所订下的婚盟生生打断,这是两对父母封建思想的反映,专治而强硬。李家为了使自己的宝贝儿子不沉沦于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竟然违背当年与冯家订立婚盟时的约定——等苏青完成学业再举行婚礼。而冯家呢?苏青的父母眼见着女儿的学识日益丰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就像一根粗大的定海神针,深深地扎在两者的心海中,如今,李家主动提出提前完婚,两者的心情自是十分的愉悦,便欣然应允。
傲气好学的苏青得知了此事,大哭大闹。然,冯家不为所动。虽然,苏青是个性张扬的女子,但依旧拗不过父母,只得嫁与李钦后。外交家的美梦终成水中恒月,镜中晶花被现实的利刃刺得鲜血淋漓。
婚后不久,苏青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宽大的服饰再也遮掩不住她的孕事,随着一纸“退学申请”的送达,苏青残存着的博览群书的梦想也被击碎。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不知断送了多少才女的惊世与倾城!那是很多代以前了,那时候,天下分裂,南宋虽偏安一隅,但其文雅风流不知惊艳了几多凡尘俗子?还记得英国历史学家的话吗?——“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这是对富宋文明而富庶的肯定。有一位优雅妩媚的女子在这文雅的水墨画卷中,翩翩起舞,泼墨挥毫的文辞,仍在史海间,悄然回荡。她姓朱,芳名淑真,是当年与易安齐名的词人。最终却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所殒命,因其诗稿词赋多为写情感时之作,在她回归到天上后,父亲将她的《断肠集》付之一炬,幸好母心慈善,不忍女儿毕生心血,付之东流,而得以保存数篇文稿,流传后世,为今人所见。
幸福的人有相似的幸福,不幸的人各有各的悲惨。诚然,苏青与朱淑真都是才情双绝、情真意切的女子,同样是因为父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而中断的梦想。悲哉?!
婚后十年,身心俱疲
“哇~哇~”随着一个女孩呱呱落地地啼哭,苏青成了母亲,也第一次忍受了来自夫家的蔑视。重男轻女的思想终是影响了苏青平凡的生活,女孩无法传宗接代,不受重视,使得夫家对她冷眼以待。产后的她得不到应有的照看与休养,使其落下了病根,成为了促其死亡的致命一击。
福祸相依,得失与共。自小在蜜罐中养成的冯家千金哪里受到过这样的委屈,然,她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无法抡起拳头,一解心中郁结,于是,她将这份悲痛与不甘,化作了直言心声的文字——《产女》,于婚后次年发表于上海滩知名杂志《论语》(林语堂创办)上,因其文笔辛辣直接,她终崭露头角。
接连三胎都是千金,使得她在李家的地位迅速下降,背负骂名。多年后,她忆及此般,让难忘当时自我安慰的话语,“我的女孩,我爱她,只要有她在我的身旁我便什么都可以忍受,什么都可以不管,就算全世界人类都予我以白眼,我也能够独自对着她微笑。”。(《结婚十年》)
当苏青的生活越来越艰辛时,她迎来了两个消息,一好一坏:诞下男婴;抗战爆发。本就不十分富裕的家庭,随着这两件大事的迎面而来,愈发得拮据而举步维艰。终于,苏青的丈夫在已无法保持良好的素养,在苏青因孩子不断的嚎啕而再次问丈夫要家用时,李某重重地甩了一巴掌,落在了和议虽经岁月磨难,却依旧姣好白皙的脸颊上,“啪”,一声震断了苏青所有的隐忍。加之较好的知识储备、文学修养,和议,正式以“苏青”为名,发表著作,成为了一名职业女作家。
苏青的身上本就蕴含了反叛的影子,当她不断地遭受打击时,着影子便会挺身而出,守护它的主人。这或许是才情绝伦的女子与生俱来的潜能吧。鱼玄机怒杀绿翘的是是非非,不恰是历史的印证吗?
声名大噪,创办杂志
一本《结婚十年》在苏青尖锐的笔下悄然成型,其辛酸刻薄的笔调、露骨直白的内容,使得众多猎艳者纷纷购书,一窥黄段;文艺青年纷纷收藏,一鉴佳作。一时间,《结婚十年》成了十里洋场的流行新风尚。
撰文写书的稿费,远远不足以养活离了婚还带着三个孩子的女人。正当苏青一筹莫展时,陈公博、周佛海两大巨头自言倾慕其才华,相继慷慨解囊,并出资为其督办杂志《天地》。苏青坦然接受,为表谢意,她不断接受陈周的邀请出席各色亲日活动。
这样的不修不掩恰是苏青的本性,却也为其招致了无端骂名——文妓、性贩子、落水作家、汉奸文人......也为之找来了无端的祸患——文革惨遭无情批斗、有病无治而亡。
悲惨结局,史海蒙尘
为了情谊“力挺”陈周的文辞,使之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更为严重者,1967年文革爆发,她因曾经的亲日行为而被揪住了“小辫子”,不断地批斗与重工,使她本就积病依旧的瘦弱身躯一天天地力不从心,最终,有病无力医而溘然辞世。
当21世纪的页扉上吹刮起了复古文艺风时,张爱玲、冰心、三毛等一批上世纪蜚声中华的女作家受到不断地追捧。然而,苏青,那个被张爱玲如是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的邻家女孩,那个与张爱玲并驾齐驱的奇女子,那个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媒人却被淹没在史海中......
她,冷僻:婚姻不如意,便是顶薄命的事,理想婚姻是应该才貌相当的。
她,怪异:西施是经过吴王夫差的宠爱才成名的,不然只凭她一个老死芒萝村的乡下女人,还配这许多历代诗人替她歌颂吟咏吗?
她,清醒:没有一个男人不好色的。;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
苏青,那个时代最薄凉最奇特的女作家。
历史的烟雾散去,然我与苏青仍是相距千里,看到的只是其迷蒙超脱的背影,摇曳了几世的心神?看不见的是其内心挣扎出的斑驳血痕。
掩卷深思,不禁扼腕。
叹息与悲悯,在心头暗自生成......
没有谁的人生白璧无瑕,没有谁的生活寡欲无欢。
敞开心扉,融化悲伤与愤慨。
审视内心,雕镂无悔与激情。
湛蓝的天空掩映着洁白的微云,碧绿的青草在空中摇摆,裸晶的浮絮飞旋欲坠。苏青,人如其名,肃清了杂绪,诉倾了心魂,溯轻了过往,一切又回归到了最本真的自我:一朵云的净芜,一株草的渺小。
曼珠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