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数据用例)

2022-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开心的小哈

如何进行编写测试用例?

1.设身处地的从用户角度出发(比如:实际用户是这么使用的么,会不会遇到异常情况呢?)
2.测试理论方法的支撑(比如:根据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时,能用到哪些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3.产品的熟悉和经验的积累(比如:已经有过类型项目经验,曾经在某个方面有过问题,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呢?)
5.测试的逆向思维(比如:产品功能说是这么用,那么反之进行操作是否会出异常呢?)
6.注意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比如:显示的数据要每天更新,更新的内容在系统上是否能及时显示出来)
8.不同场景下对产品进行测试(比如:用户网络较慢,用户使用的设备)

测试思路的开阔

常见软件质量模型特性说明:

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测试,保持自己的中立独立性;

在熟悉需求基础上,进行拆分细化,将常规的思考、经验的积累、理论的支撑结合起来使用,最终才能转化为测试待验证的结果。
这个过程如果对于复杂一点的功能点,需要借助于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对于页面级的测试点应用最多的不外乎是等价类、边界值。

仅仅熟悉了需要,还需要结合经验的积累,从质量模型的特性出发,进行全面的思考功能点的设计,是否出现遗漏的,是否有项目特殊要求的。

用例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好的用例也是需要不断的练习,反复的修改评审,才能编写出卓越的用例。

设计一步用例后需要思考该步骤如果反向操作会是什么结果?

数据性设计测试时需要考虑,数据什么时候抓取,数据源什么时候显示在系统上,数据从出生到显示到操作到结束的过程;

解析样本效果,在测试解析样本效果是一定要已最好解析效果为准;

测试用例编写

1.在编写过程中遇到一些逻辑时可以列举例子来进行编写,这样会更加简单明了
例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