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弯200迈车速都不怕翻车,F1赛车里也只有这种车能做到
看过动画《高智能方程式》的朋友,应该对主人公风见隼人的“雷神”赛车印象深刻。这辆有着前四轮后两轮的赛车是一辆为专攻过弯而开发的完美赛车。这种同时增加弯道附着力和解决解减阻的六轮布局真的不是异想天开,不开玩笑,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了六轮赛车,甚至可以称为六轮赛车时代。
泰利尔车队是上世纪的F1强队,曾有过很多革命性的赛车设计。泰利尔车队的英国设计师德里克 加德纳认为当时的F1赛车宽大的前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过大,导致F1赛车转向不灵活,影响出弯速度,于是1976年他大胆的将F1赛车前轮直径减少到25厘米,减小轮胎与赛道的接触面,降低前进方向的滚阻力,这种设计减小的横向抓地力,则通过第二排增加的小轮来弥补,这就是第一辆六轮的F1赛车P34。这种设计在当时的条件下,完全是疯了,不仅冒险,也只有当时并不突出的固特异愿意为其开模生产轮胎。这辆怪异的赛车很快就正面了加德纳的想法是正确的,并展示出了惊人的潜力,1976赛季8次杀入前三,并在瑞典站包揽前两位,为处于低谷的泰利尔车队打了一针强心剂。或许是由于这辆赛车潜力太大,迫于其他车队的压力,固特异拒绝为小轮胎提供新配方,使P34的实力力大受影响。1977赛季P34仅登台四次,迫于轮胎的考虑,泰利尔车队不得不在随后的赛季放弃了六轮设计。
March车队曾经在F1赛场也是有头有脸,看到P34的成功他们也坐不住了,1977赛季忍不住也将赛车六轮化,新赛车命名为2-4-0,从名字也能看出他采取的是和法拉利一样的布局,只不过与法拉利与泰利尔不同的是两个前轮用于转向,四个后轮用于驱动。其实,当时的设计团队并没有过多的验证这种做法的优劣,只是为了吸引眼球,以便使潜在的投资者、赞助商知道他们与众不同,尽快注资,帮助其度过财政危机罢了。试车手的反馈是这个设计没有任何好处,同时轴距却变长了,
很多人不知道,法拉利也曾经尝试过六轮赛车。1976年泰利尔的P34展示惊人的潜力之后,法拉利认为这种减小前轮面积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前轮不是空气动力学的主要部分,后轮是驱动轮,需要更大的抓地力,采取的方式是增加一组并排后轮,于是在其312T5赛车的基础上改造了一辆前二轮后四轮的赛车,命名为312T6。车手劳达和里加佐尼都对赛车进行了测试,取得的初步数据令劳达非诚满意,甚至考虑要在比赛中驾驶312T6,但由于1976年德国站那场严重的烧伤事故,使劳达无法再测试赛车,最终法拉利放弃了六轮赛车。
March车队曾经在F1赛场也是有头有脸,看到P34的成功他们也坐不住了,1977赛季忍不住也将赛车六轮化,新赛车命名为2-4-0,从名字也能看出他采取的是和法拉利一样的布局,只不过与法拉利与泰利尔不同的是两个前轮用于转向,四个后轮用于驱动。其实,当时的设计团队并没有过多的验证这种做法的优劣,只是为了吸引眼球,以便使潜在的投资者、赞助商知道他们与众不同,尽快注资,帮助其度过财政危机罢了。试车手的反馈是这个设计没有任何好处,同时轴距却变长了,1977年巴西的练习赛中短暂露面,由于成绩不佳未参加正赛,因此季后赛开始后,赛车被改为了四轮,型号也变为771。
在六轮F1赛车消失5年后,1983赛季,当时的F1新贵威廉姆斯车队重启了这种设计,在其新赛季第一辆新车方案FW08赛车的基础上,增加了FW08B方案,为赛车添加了一对后轮,,成为了一辆有4个后轮子的双驱动轮轴布局,不过这个设计和March车队的作秀不同,FW08B后轮也采用了和前轮一样的小尺寸轮胎,降低了阻力,获得了更大的径向抓地力提升了直线速度,同时该车由最伟大的车手之一阿兰 琼斯试车,足以看到威廉姆斯车队的重视程度,但由于FIA在1983赛季宣布F1赛车只能是四个轮子的新规,FW08B无奈胎死腹中。FW08在1983赛季表现抢眼,帮助车队拿下总冠军和一个分站赛冠军,如果未被禁赛,FW08B或会是第一个获得冠军的六轮赛车。
历史无法改写,六轮赛车的历史随着FWO8B的胎死腹中就这样结束了...但工匠们的创新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