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23-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浅心静文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课堂活动。

活动一:温故知新

这一活动,我出示了两个问题。一,用文中的句子情境,检测易错字词。二,回顾太阳的特点。

活动二:明晰说明方法

在这一活动中,我以叶圣陶先生的名言“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引入说明方法。我先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说明方法,然后以“距离远”为学习范例,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太阳距离远?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再用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然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交流为了说明太阳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课文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学生小组讨论时,我深入小组群中进行具体指导。课堂交流时,我适时进行点拨,明确了说明方法。对于说明方法的好处,我更注重的是学生体会,能说出说明方法的运用,更能清楚地说明太阳的特点。课上未及时让学生进行批注。

在明晰说明方法,体会好处后,我又出示了几个句子利用“约、差不多”等字眼,请同学们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活动三:初试身手

在这一活动中,我播放了月球的相关介绍。同时出示了月球的文字介绍,请同学们尝试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月球。为了降低难度,我带领同学们明确了每一句话介绍的月球特点。紧接着我出示评价标准,请同学们随后参照评价标准,评价同学的练笔,也让同学们明确练笔标准。

在这一活动中,我巡视指导时发现,很多同学都在抄写屏幕上的文字介绍,没有把握住月球特点。我提示同学们先用一句话写出月球特点,再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这一活动中我能把句子呈现的月球特点标注出来,再用一个仿写范例,或者仿写框架给学生提供参照,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纵观整个课堂,活动板块比较清晰,但学习指导不够明确,还需细化。同时课堂上还要有意识关注学生笔记情况,避免出现课堂火热,课后空白不留痕迹的情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