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西周至秦汉爵制的演变
“爵”的原意是作为饮酒礼器的爵,从器型上看,爵象“雀”。这种仿生造型的出现源自原始信仰和崇拜。作为饮酒礼器的爵最初也是祭祀的法器,在上古先人的观念中,这种“雀”型的爵具有沟通天地的作用。爵从饮酒礼器发展成为身份等级制度,则寓于国君在宗庙祭祀场合中的“赐爵”行为。国君在祭祀过程中通过赐给大臣不同质地的爵酒的方式,与群臣缔结了不同的身份等级关系。整个活动都是在宗庙神灵的见证下举行的,爵是缔结君臣秩序的媒介。爵的器型和祭祀功能是君赋予臣权力的关键。
上古三代的爵制以周爵最为完备。周爵分内爵和外爵两套系统。周爵的特点是一种封建宗法贵族封爵制,封爵的主要条件是以“亲亲”血缘关系为主,周爵的封赐重人不重事,缺乏公平、公正性,从而造成了权力离心分裂的倾向。
春秋战国之际,周爵的体系趋于瓦解。战国初年,各国掀起富国强兵、强化君权的变法运动。秦国在商鞅变法过程中创立了军功赐爵制。商鞅创立的军功赐爵制是秦汉爵制的前身。它在秦国军职的基础上,吸收了周爵的合理成分,最终在秦昭王时期发展成为系统、完备的二十等爵制。“功绩制”是军功赐爵制最主要的特点。军功赐爵制规定,不论平民,还是宗室贵族,只要立有军功就能获得爵位。这就打破了周代以来爵位仅授予贵族的惯例。平民阶层只要立功就能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秦统一后,仍然厉行二十等爵制,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二十等爵制逐渐由“功绩制”向“身份制”转变。
秦亡汉立之后,汉鉴于秦亡的教训,汉帝国的统治者在二十等爵制的基础上,设立诸侯王一级爵位。随着普遍赐民爵以及以“赐满”为特征的赐官爵的实施,汉代爵制出现了贵族爵、官爵、民爵三大分类。汉爵分类的完成,也标志着秦汉爵制由“功绩制”转变为“身份制”。汉爵的三大类属对应着贵族、官僚以及平民(编户齐民)三大阶层。爵制的发展、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代三大社会阶层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