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理念的变迁
不知不觉中,自己就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青年,转变为了油腻大叔一枚,称呼也从“小”过渡到了“老”。说实话,一开始自己非常反抗这个称呼的转变,甚至觉得有些人是在看我的笑话,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体力上有些吃力,在记忆力、学习能力上都大不如从前,时不时地感叹说想当年怎样怎样,慢慢地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随着职场的变迁,自己也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角色也从一个单纯的普通员工提升为一名管理者。大家都知道,有句俗话叫“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财务工作不是女人能顶半边天,而是通常人数上掌握着绝对控制权。
不要说别人,就是我自己也想着自己的孩子也从事这种职业,安稳、清闲、自由,用不着风里来雨里去,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时不时地检查别人的过错,有一丝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其实这种观念早就OUT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分工的不断细化,工具的日新月异,对财务工作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报销、付款、制作凭证、结账等这种基础工作了,而是前置到过程的管控,充分参与到了经营的全流程中去。
现在的财务工作者职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师傅一再强调,必须按规定办事,份内的事做好,其他事不必过问,有明确的分工;出纳收、付准确金额和对应名称;会计通过各部门统计汇总的数据,整理完成后编制凭证,最终出具相应的报表。
至于为什么要付、什么时候付、用什么方式来付,付款的合理性、准确性等不用考虑;报表为什么会盈利、盈利点在哪儿、整个经营活动有没有风险、库存周转率是否合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经营结果等没必须去关心;最后整理出来的数据就是经营成果,就是一堆数字,不知道这堆数据是否准确,是不是有可能有更好的结果,怎样来实现更好的结果就更无从谈起;财务人员都是老板的心腹,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一般人见了都得毕恭毕敬,唯恐那里得罪了人,以后办事会更复杂。
现在的财务人员,已经打破了上述这些陋习。首先要坐到业务中去,跟大家一起办公,一起交流,时时动态了解业务的整个过程,从资源采购开始到成品入库、销售各个环节,懂得了各个环节成本的构成,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成本进行管控,以达到更好的经营成果,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吧。对经营成果了如指掌后,财务经营分析才能透彻,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的参谋,也可以规避企业经营风险,这才是企业的真正内当家。
这样经营者才能更全面地考虑问题,才能更体现自己的价值,让企业离不开你,那你就是成功者,才是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
不知道你是属于哪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