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在哪里?——额尔古纳河右岸

2024-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子午线520

【书中原文】

我始终不能相信从书本上能学来一个光明的世界,幸福的世界。

瓦罗加却说有了知识的人才会有眼界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

可我觉得光明就在河流旁的岩石画上。在那一棵连着一棵的树木上,在花朵的露珠上。

在希楞柱尖顶的星光上,在驯鹿的犄角上。

如果这样的光明不是光明,什么又会是光明呢!

【核心概念转述】

光明不在书本里,就在我们周边的乡土村庄里;

【个人深度体验】

 我们村的人都喜欢孩子有出息,好好学习,然后去大城市上班,做白领,风吹日晒都不怕的,我从小也确实是为这样的目标努力着,好好学习,然后走出大山。

   最近老妈生病,在厦门从大医院,到小诊所,都看了个遍,吃药也吃了近2个月,就是不见好,后来没有办法,就让老妈回家住了一段时间。

上午回到家里,还说浑身不舒服,下午就跑去地里干活了,基本上就痊愈了,没有用任何汤药,接下来几天,继续去地里干活,精气神又回来了。

不止老妈,村里的父辈们,跟随孩子去城市化的,一到城市基本上都是哪儿哪儿都不舒服,商业化的医院,让人除了身体,精神上也出了很多的毛病。

一回到村里,没有了钢筋混凝土,没有了车水马龙,每天融入大自然,和土地亲密地接触,整个人都被大地母亲注入了活力。

老妈说她每天早上去菜地采自己种的菜,披着朝霞,踩着露水,回到家里用山泉水煮着菜肴,就是这样的粗茶淡饭,她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发去地里看看秧苗,拔掉多长出的靶草,光着脚踩着水稻田,肥沃的淤泥包裹着脚丫子,丝毫不觉的脏,这感觉如同我们孩提时玩泥巴一样兴奋。

这些时间,我们忙着工作,忙着生活,我们生活在花园的城里—厦门,但是我感觉我们过得都很贫血,我没有往日的精气神,心境早已被压力和浮躁占满,孩子们也天天就知道回来在房间写作业,她也被我们的焦虑搞得战战兢兢,看着灯下她孤独又努力的背影,我不知道这一切的意义所在。

额尔古纳河里说:“可我觉得光明就在河流旁的岩石画上。在那一棵连着一棵的树木上,在花朵的露珠上。在希楞柱尖顶的星光上,在驯鹿的犄角上。如果这样的光明不是光明,什么又会是光明呢!”

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文明是不是一定要效率,一定要远离乡村,我们努力的目标是不是就是来到城市,做一个格子间的白领,整天为了房贷和下一代努力,那我们存在的意义又在何处?

如果把下一代培养出来走我们的路,何尝不是一种残忍,他们这一代都不知道水稻是地里种出来的,还以为是超市里面来的,这样的童年被剥夺的还不够多吗?

光明在哪儿呢?

种豆南山下,喂马劈柴,小桥流水,何时能回到我们的精神家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