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申论我们都是考试党(CPA CFA 考研 司法公务员等) 公文写作

20190807中指看报:片段摘抄

2019-08-07  本文已影响1人  中指不举

中指提示:最近人民日报中没有特别适合整体分享的文章,只能把一些适合申论写作的片段拿出来进行分享。所以也提醒大家,不是所有文章都适合备考观看,建议新手在老司机的带领下看报。

习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文化,正是贯通着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底色。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繁荣。面向未来,中国将不仅创造新的举世瞩目的“中国故事”,更将创造打动人心的“中国精神”。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中指提示:后半部分可当做文化相关名言积累。语言平实好记忆,内容在面向发展、面向未来写了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要求,很适合当做结尾段内容。

委员们积极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也指出了基层文化服务资源不足、供求对接不精准、文化人才断层等问题。委员们建议,要坚持一切为了农民,把满足农民求知求美求乐的积极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目的,不简单以提供设施和活动的数量衡量工作成效,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运营要依靠农民,维护农民的参与权和自主权。要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引导,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提供更多体现乡村特点、保留乡土味道、紧贴群众生活的文化产品和活动。要坚持加强投入与创新机制并重,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要压实党委政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乡村文化干部和乡土文化人才建设。

中指提示:基层文化建设归属文化、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热点主题,这段内容非常干货,能够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基础公共文化面临的问题、发展的目的和相应举措,能够帮我们构建相关主题思路框架。

事实表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让科技发展加速度更能持续。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但绝非不可能之事。要具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和钻劲,潜心基础研究,为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提供创新理念引导、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具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斗志,紧盯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推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新技术研究;具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在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中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让科技发展加速度更能持续,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彰显中国优势。

中指提示:站在科研者这一比较主观的角度去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这三个精神力很有张力,也可以嫁接到多个方面,比如年轻人如何奋斗奉献、如何看待好的或坏的人生状态等笔试面试题目。但凡是需要写主观角度的内容,都可以参考。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拿起历史的望远镜、时空的放大镜,深刻洞悉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迷雾中登高望远、拨云见日,看清历史的发展大势。

中指提示:当做名言积累。适合放到宏观主题大作文的结尾段开始部分套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国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什么样的疾风骤雨没有遇到过,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没有经历过,狂风巨浪不能掀翻大海,风浪过后大海依旧在那儿,保持自己本来的节奏。在风雨中磨砺、在逆境中蓄势的中国经济,必定能积聚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奔向更加辽阔宽广的新天地。

中指提示:适合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大作文结尾段整体套用。注意在“必定”之前嵌入你作文分论点小帽子以提高结尾针对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70年来,从“一贫如洗”到“中国奇迹”惊羡全球,从“洋火洋钉”到“中国制造”风靡世界,我国经济实现了巨大腾飞,取得了世所罕见的发展成就,让世界为之惊叹,引发了世人的探究热情。

中指提示:这段不太好整体套用。第一句比较适合结尾段开头,但接下来内容整体套用到结尾略显繁琐。去掉第一句的话,适合套用到开头,但最后两个半句不好衔接下文。(以上两句提示,没真正写过文章的,可能不知道我在说啥)

所以,建议第一句当名言积累,两个“从xxx到xxx”句子当经济、发展相关文章的宏观背景例子使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