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心理

解决问题必备十大思维1:事实思维

2021-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涌力

【职场小案例】:

某厂区有相邻的三个仓库,存放着相同的货物。某天,仓库管理员小王发现其中一个仓库因漏雨出现了包装箱破损,于是,检查此仓库后,他赶紧跟车间主任汇报:“主任,咱们车间的包装箱大概有三分之一因为大雨导致了破损。”于是,车间主任马上向采购部门提出申请,购买三分之一数量的包装箱。

【生活小案例】:

有一次,女儿对我说:“老爸,我想买个蓝色书包,但我们学校的女同学都喜欢粉色书包,所以我觉得有点另类。”我问:“你怎么知道她们都喜欢粉色?”她回答:“你看我们班里的女同学都是粉色书包。”我说:“你明天上学时再看看其他班的女同学,是不是也都是粉色?”结果第二天,她回来说:“老爸,看来我判断不太准确,今天我注意看了下别的班,不少女同学的书包都是蓝色呢。”

职场案例中,仓库管理员小王汇报的内容是全部事实吗?并不是!因为小王只检查了一个仓库就迫不及待地向上级汇报了,而且汇报过程中他使用了“大概”这样一个模糊的字眼。显然,他汇报的内容并不完全是事实,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感觉或推测,他从一个仓库的状况感觉其他两个也是如此。如果把这样的“感觉”作为判断的依据,决策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要么采购数量多了造成库存积压,要么采购数量不足导致后续流程受阻。

生活案例除了告诉我们不能凭感觉外,还指明了判断事实的依据,基本包含两个方面:一、信息来源。二、样本数量。信息来源是不是公认的、权威的、无可辩驳的,如案例中的样本来源只是自己班的女同学,这就不够公认、权威;样本数量是不是足够大,经过了解,我女儿班里女同学较少,即使都喜欢粉色书包也不能说明整个学校女同学都一样,现在不流行抽样了,自从有了大数据,或许全样本分析的结果才是相对准确的。从这个案例还可以看出,事实思维有个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疑虑,增强自信心。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嘛!

我经常在夏天授课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培训室的空调时常变成“众口难调”,男同胞适宜的温度,女同胞通常会觉得冷;女同胞适宜的温度,男同胞通常感觉热。这里的“冷”和“热”,是感觉还是事实呢?感觉!虽然身体上的这个感觉是真实的,但它是主观的,不是普遍认同的客观描述。如果不考虑性别因素,我们统一调成二十六摄氏度,那这个具体的度数便是事实了,因为它是普遍认同的客观描述。

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很多管理规范的企业都比较推崇“三现主义”,即:现场、现实、现物。“现场”指的是问题发生的地点或位置,要求到非常精确的位置去寻找线索、获取事实;“现实”指的是问题出现时的工作流程信息和数据,尤其是定量化的数据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当精确的线索;“现物”指的是发生问题位置的物品。通过观察它们,可以搜集到后期解决问题需要的很多素材。通过贯彻“三现主义”,倡导“坐而听不如起而行”,要求管理者实行“走动管理”,不要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

几年前的一天,我和妻子突然意识到厨房有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尤其是储存在冰箱里的一些食物,常常因过期而无法再食用。后来经过分析我们认识到,其根本并不是因为食物购买超量,而是我们大脑里都没有“以事实为依据”的思维技巧,以及主动到现场(冰箱)查看食物的行为习惯,而是常常凭经验去估计冰箱里食物的状态,这就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毛主席也曾说过,凡事要做到“实事求是”,这四个字也正是发现问题所要具备的思维习惯,否则发现的问题很可能是失真的,会对接下来的分析和解决造成困扰,从而使成本增加而效率降低。因此,如果你是管理者,应该有时间就“深入现场、实地调研”,这会倒逼“事实思维”习惯的快速形成。

【小提示】:

在日常处理问题时,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呈现,你是否经常运用笼统的形容词或副词,而较少使用准确的数词和量词?请试着去掉形容词或副词,尽可能用数词、量词来表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