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几个切入点

2019-01-31  本文已影响27人  一棵树的倒影

特想研究一下鲁迅的《孔乙己》,据说这是先生最满意的作品。想到的切入点有以下几个:

1.从最后一句话“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切入。请学生聚焦最后一句话能读出几个意思?从前文中找出他大约死了和的确死了的原因。

2.对比他前后的脸色神态动作的不同,从而推断他的下场会怎样。

3.手,找出文中写手的句子来。用手罩着碟子说多乎哉?不多也。用长长的指甲蘸着水教我写回字的四种写法。最后出场是用这手走来的。从这三处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和下场。他的手能做什么?抄书,还抄的不错。为什么还是被打断了腿?最后临死的孔乙己手里会拿着什么。记得黄厚江老师就是从手开始切入讲的。

3.从笑和快活切入。学生找到孔乙己给大家带来的笑声部分。思考:他们笑的什么?是真的快活吗?笑的背后是什么心理?孔乙己的内心是怎样的?

4.从我切入。文中的我是干什么的?你能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我对孔乙己的态度怎样?我是叙述者的角度,没有我换个角度会怎样?

5.从一句话切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或者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他如何使人快活?为何没有他也行?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才是《孔乙己》这篇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这个人给大家带来欢笑,但大家心里根本没有他的灵魂,没有人关心他,活着死了都没有人关心他,只有老板记着他还欠十九文钱,这恰恰是一种世态炎凉。鲁迅就能本能地把握这种东西。

哪个更好还要再细致思考设计。

本来我想写孔乙己有存在感吗?明天再写,我搜了存在感的含义。

你察觉到具有价值的事物被你影响而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存在感。

自我觉知也是存在感的一种形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