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却越焦虑,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9-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骆杨Mars
来自网络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自律总是阶段性的?

为什么家里堆满了书,多半没看,手机里的付费网课,基本没听,办了健身卡,却不再去健身,买了钢琴课,却不再去练琴...

总是兴奋的开始,突然失去了动力,然后开始不断地自责,放纵...颓废的样子,让我时常处于焦虑当中,“我应该很自律,很努力的呀!”

也许你也经历过这样的循环:打满鸡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后又回到了颓废的状态,等着下一次再打满鸡血。

这样的循环多了,就算有了动力,我们也会怀疑,还能不能改变自己?!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 01 /

罗伯特·弗里茨在《最小阻力之路》里提到,持续行动的动力来源于张力。有两种产生张力的结构,创造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结构。

他说:只有创造的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解决问题的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创造的结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东西,把它做出来,比如,画家想画一幅画,我想写这篇文章。

解决问题的结构,只是想解决某个问题,比如,我想别让自己这么颓废,进而减轻我的焦虑感。

如果我的目标,是解决问题的结构,即减轻焦虑感,那么,一旦我开始自律了,焦虑感就减轻了,焦虑带来的行动张力就会消失。

一旦张力消失,则动力不足,行为将不再持续,直到问题重新出现,我们才能再次积聚起张力。

另一方面,放纵是应对焦虑的应急行为,越焦虑,越放纵。自责会加重焦虑感,实际上更加重了自我放纵,而是不是自律。

这就是自律反复背后的原因,而我们需要借助创造型思维制造张力,打破这样的循环。

创造型思维的背后是热爱。我们很多人都会有拖延症,但是却很少有人做所有事情都会拖延,哪些没有被拖延的事情是什么呢?

多半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所以,当我的自律再次中断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是出于真正的热爱在坚持,还是只是想应对焦虑而已。

如果答案是真的热爱,我会就更有动力坚持下去。如果只是为了应对焦虑,我会停下,问问自己,在焦虑什么?

/ 02 /

每一份焦虑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应该思维。

显然,我的焦虑来源于“我应该努力”。

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所生产的副产品。

真正努力的样子,是把注意力放在想要做成的事情上,他们不会去刻意关心自己在不在努力。

应该努力,在乎的是努力这种状态本身,可以不关心想做成什么事情,因为“努力就对了”。

努力是自我真实情感的表达。而应该努力,则是外部强加的,从追求努力的状态,到追求努力的感觉,最后,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

为什么会陷入应该思维呢?原因在于,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心理学家霍尼(Karen Horney)曾说,“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个理想的自我通常都是完美的,聪明、美丽、优秀、毫无瑕疵。当我们用幻想的自我来对照现实的自我时,焦虑感就产生了。

/ 03 /

为什么我们那么渴望创造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

心理学里有个理论,叫做“自我决定论”,认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如果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肯定,就有足够的安全感,发展出自主自发地探索世界的本能,于是产生了自主性。

我们会更好地面对挫折,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努力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不断成长,这样,胜任感就发展出来了。

慢慢的,发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能够应付这些挑战,并因此对自己充满自信。

但是,如果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如果我做得不好,母亲就会嫌弃我”。

进而,我们只愿意做哪些可以“赢得”母亲的爱的事情,不再尝试那些“可能”会激怒母亲的行为。

慢慢的,形成了这样的心智模式,小的时候在乎父母的评价,长大以后,变成了周边所有的人。

/ 04 /

如何才能摆脱在意别人看法的心智模式呢?

首先,是正视这种心智模式。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或者塑造完美形象的想法,除了制造焦虑,其他一无是处。

小时候之所以那么在乎父母的评价,是因为我们离开了父母无法独立生存,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可以不再依附于任何人。

其次,当再次出现“应该思维”,或者因为在乎别人的想法,然后做出非理性的行动时,不妨先停下来,想一想:

只有我们修正了应该思维,消除了焦虑感,以热爱为出发点,就会发现,坚持并没有那么困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