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文的写作思路
今天在网上看了一个有关观点类文章的写作教学视频。
视频不长,只有十来分钟,但讲的内容我很喜欢,看过之后受到一点儿启发。
我以前写文章时没有什么章法,一般都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观点模糊、没有条理,逻辑混乱。读者看了可能会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也不知道我又想说什么。
根据视频的讲解,我对观点文的写作有了大概的了解,并记了下面的笔记,以后有机会会专门练习一下。
写观点类文章要始终带着“问题意识”,就是要带着为读者“解决问题”的意识来写。
观点类文章一般都是针对某些需要解决的不良观念、行为或现状。写这类文章时带着问题意识,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就避免了“自嗨式”写作。
第一,提出问题。
确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就要提出问题。
这就像病人到医院看病,见了医生首先要把自己的病情描述清楚。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也是能不能抓住读者的关键。可以用一个故事、一个场景或一个热点事件引出问题。然后,要点明并描述问题,
这样,能引导读者理解作者将要提出的问题,让读者对这个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
第二,是分析问题阶段。
在这一部分要着重分析在所讨论的问题中,不良的行为、观念、现象是什么;导致这种不良行为、观念和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解决会有什么危害等。
这就像病人把病情描述完后,医生就要对病人进行检查,找到病灶,并分析生病的原因,给病人说明这个病的危害。
经过这样的多维分析,读者会更深入地理解你讨论的问题。就像病人,在听了医生的讲解后会对自己的病有清楚的认识一样。
最后,就是解决问题阶段。
在这一部分,作者要对前面提出的不良行为或观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读者感到读了文章后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就像医生在给病人分析完病情后,要提供治疗疾病的方案,是吃药,还是手术,又或者是改变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和营养等。病人在得到医生的治疗方案后,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总之,观点类文章就是输出观点的。如果能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进行,就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得到读者的理解,也会使读者得到帮助和鼓舞。
避免“自嗨式”写作,练习观点类文章的写作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