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读书静静写读书笔记

《见识》读后感&吴军的投资课

2018-09-09  本文已影响39人  x李不二x

最近读吴军的《见识》一书,坦白来说:副标题“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取得犹为不好。全书对书名“见识”没有清晰的定义,只用一些事例来说明。另外,书中非常强调“见识”对人一生的巨大影响,但就最直接而言,只是吴军所列的3点原因之一。

另两点分别是:1)对难题&挫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2)习惯、行为和背后的思维方式。

总体来说,《见识》看似是本个人精进的指导书,但更像一本结构松散的散文集,或许这也是专栏文章《硅谷来信》整理成书的弊端吧。书中,吴军谈到了人生智慧、幸福与成功、贫穷、金钱观、职场常识与发展、商业本质、投资常识与选择、说话技巧等等许多内容。

但是,大部分都讲得不透,许多观点是个人经验的总结、缺少完整论证过程、不少理由引述他人的书&结论、不少数据来源也没提到。认真来说,这让人很难决定是否应采纳他的观点。

客观来谈,我还是有不少收获:金钱观、投资常识以及一些讲述人生选择、关系的观点还是很不错。为了训练读书方法,我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约2.1万字,基本把全书的主要观点和论据一网打尽。而原书约22万字,可见注水之多。

综上,如果要给评分的话,我会给《见识》7.5分,质量不高给到6分,额外1.5分是给我的收获。


下文摘录部分读书笔记内容,阐述吴军金钱观和投资方法,约6000字:

第一部分: 金钱观

自由固不是钱能买到,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吴军的金钱观用5句话可以概括:

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2、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4、钱是靠挣出来的,而不是靠省出来的,而赚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5、钱是花不光的,但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注:“气度”一词原书未解释清楚,就具体谈到的观点来看,吴军认为工作效率、稀缺技能是赚钱效率原因之二。)

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很多人一辈子,尤其是前半辈子非常辛苦上班,凭能力、努力赚钱,而且常常为了钱放弃了一切,比如健康、亲情、友情和幸福。但他们没想通的一件事,那就是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挣钱也是如此。死后留下巨额财产的人,钱只有3个去处:

1)生前都花掉,花不掉就糟蹋掉;

2)交给山姆大叔这样的国家部门或慈善机构;

3)留给他人,包括后代。

并且,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极限的,在这个极限内努力,效果比较好;已经接近自己极限了,效率会大打折扣;想超越极限,是枉费心机。赚钱也是如此,超过自己能力赚钱,即使有所收获,各种成本也会太高,并不合算。也就是说,赚1元钱,在其他方面损失2元钱。

2、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钱的本质是什么?它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而资源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比如:打游戏,就是买了腾讯公司工程师的时间。买房子,也买了土地这种自然资源。

当然,你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你提供了你的时间为大家做有用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将你的时间商品化了。

钱的多少,反应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自然、人的资源)的总量。

当我们有效花钱时,就等于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源,而利用了社会资源,才可能获得更多的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时钱的意义才体现出来。很多人舍不得花钱去享受精神层面的产品和服务,其实是让自己失去利用资源进步的可能性。

至于是否该“攒钱”,我认为任何人都需要点储蓄来应急,这样遇到万一的倒霉事,才有走出困境的机会。但为了攒钱牺牲当下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3、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在追求任何好东西(无论是人、物质还是精神层面)之前,我都会问问自己,他们是让我生活变得更好还是给我带来麻烦。对于喜欢的东西,如果代价是让自己生活质量变差,那就算了。

4、钱是靠挣出来的,而不是靠省出来的,而赚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钱不够花,只有两个解决办法:多挣钱或者少花点。但从根本上讲,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

而想多赚钱,就要讲究赚钱的效率,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赚钱,这种方法显然不可取。一个人就算工作两倍的时间,最多多挣一倍的钱;而任何能轻松挣大钱的人,单位时间挣钱的效率可以比普通人高三五倍、几十倍,甚至更多。工作效率高了,赚钱效率也就高了。

要想赚钱多,我有一个秘诀,那就是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钱是对资源的量化度量,越是稀缺的资源自然越值钱,当我们有了别人不会的技能时,我们就是稀缺资源。

5、钱是花不光的,但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如果你有很多钱,只要不吸毒、不养小三、不赌博,花光它并不容易,但是想通过投资迅速增加财富,就有可能迅速破产。

我们思考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的是风险,不仅投资,做人做事永远要有风险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部分:第一堂投资课

9条投资常识&原则:

1、扣除经济上涨的因素,投资本身就是零和游戏。

2、通货膨胀普遍在3%,但有可能会更高。

3、风险低的投资,回报肯定不会高。但风险高的,回报未必高。

4、投资需考虑4种要素:回报、风险、流动性、准入成本。

5、投资行为要围绕目的进行,目的不同,策略不同。

6、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

7、永远不要做空股票;

(注:中国不允许做空股票)

8、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

(注:做空&杠杆投资,风险非常高)

9、吴军的投资组合:

1)进行投资组合,选择:指数型基金、国债;

2)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股票、国债、现金比例,比如7:3(国债+现金);

3)根据股市情况,熊市时部分买入股票,牛市时部分抛出,以维持投资组合比例;

(注:此处的投资组合,是针对中国的工薪阶级年轻人)

下面是详细叙述:

一、6种投资工具:

世界上可以投资的对象非常多,但主要分6类,这是我们可用的投资工具:

1、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票(不包括难以流通、专门挣股息的优先股)

2、债券(包括国家政府得债券、地方政府的债券和企业债券)

3、不动产(包括房产、土地等)

4、未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含天使投资和私募)基金

5、金融衍生品(比如:人寿保险)

6、高价值实物(比如黄金、艺术品)

二、流动性是什么?

将投资随时变现或者现金可以随时投资的便利性。比如:存款的流动性最好,股票次之,债券又次之。中国房市过去几年回报不错,但流动性很差。至于风投就更差,通常要锁定7-10年时间不能赎回。

三、准入成本是什么?

投资人买股票要缴手续费,这是准入成本。股票不高,但黄金就高了。买房子要交手续费和税费,准入成本更高。收藏品的手续费通常高达15%。等我们卖的时候,通常还要交一次手续费,这也算准入成本。

此外,在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股市投资的利润常常要交很重的所得税,而投资的亏损抵扣税却有限,因此也是另一种准入成本。

四、风险如何衡量?

很多基金经理鼓吹的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是天方夜谭。目前,夏普比率可以作为衡量风险的标准。

夏普比率=(投资回报—无风险回报)÷波动性的标准差

无风险回报理解为银行存款或者国库券的回报。夏普比率越高越好,说明投资相对而言回报高、风险低。

近10年,美国股指基金(标准普尔500)是0.47,中国股指基金(新华指数-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指数-FXI)是0.22。其他日本、法国、英国,则是0.06左右。

意味着,美国股市波动性是是回报的2倍,中国股市是回报的5倍,因此大家感觉股市坐过山车是正常的。

五、如何根据投资目的制定策略?

一般来说,投资者会有4种目的:

1、大部分人为了发财、回报;

2、欧美大家族,投资第一目的是为了保证财产不受损失;

3、为了情怀(很少);

4、为了名声(一些)。

比如:吴军的一个朋友,年轻时就幸运赚到一辈子的钱,她目标是保证她这辈子以及两个孩子将来衣食无忧。高盛给她算了一笔账,只有每年回报5%就可以做到。

因此,她几乎把所有钱都放到美国国债和州政府的债券上。对她来讲,任何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对实现这个目标都是没有意义的。

不管投资目的是什么,保守也好激进也好,都是用钱来赚钱的,而不是用自己的钱去交学费的。

事实上,在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瞎折腾的股民,很少有人做得比大盘好。

根据全世界资本市场几百年的数据,年均回报率能到8%就不错了,除了美国和英国市场,几百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做到这一点。

此外,每个国家经济刚开始腾飞的30年,是资本回报比较高的时期,今天全世界除了越南等少数几个国家,已经找不到这种处女地了。

因此,将年均回报定在8%,已经是非常冒险的事情了。即使做到这点,20年后一个工薪阶层的人是否能做到财务自由呢?做不到的!

举例:1个人30岁,年收入10万元,每年拿出2万元投资,每年通货膨胀率3%(实际可能更高),而他收入增长每年是3%,投资也按这比例增加,每年的回报率为8%,那么20年后他的财富积累可以达到按今天物价算的68.3万,其中40万是本金,28.3万是回报。

显然,68.3万是不能让50岁的人退休的。如果在股市上乱搞,每年回报只有一半,即4%,会是什么情况?折算成今天的价钱,是44.3万元,扣除40万本金,投资回报只有4.3万。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养老,继续按照上面策略进行,只是进行30年,而不是20年,那么你的财富会变成136万元(计算通胀,折算为今天钱的数字,以下数字同样),本金是60万,回报是76万。这个数字应该够60岁的人养老了。

这样的策略,可以让任何一个哪怕在职业上表现一般的工薪阶层人士,在60岁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当然,如果想提前10年达到目标,就不能靠投资,要靠事业发展了。

六、投资中的5个误区

1、贵重金属是好的投资

过去几百年,这个结论只有非常少的时间成立。从长期来看,购买贵重金属不仅不是好的投资,而且扣除通胀后还是亏钱的。

到2017年8月,225年贵金属涨了65倍,年回报率不到2%,远远低于3%的通货膨胀速度。

为什么呢?简单的讲,它和人类创造财富没什么关系。今天,黄金在金融上最主要用途是避险,在经济危机和战乱时,它会升值很快,平时没多少人关注。

另一种贵金属有工业用途,如白银、铂金...它们价格随通货膨胀上涨,但总体来讲增长很慢。当然,短期内,无论贵重金属还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很大,让很多人觉得有机会“赌一把”,最终投资变成了赌博。

2、专业人士理财一定比我自己做得好

谷歌的专家给我们上第一堂投资课程时,第一件事情让大家解雇自己理财顾问,这位诺奖获得者说了3点:

1)理财顾问实际远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有判断力

市场是个很复杂的带反馈的系统,大机构的任何行为(无论是购买还是出售有价证券)都会让市场朝它期望相反的方向走。

在美国,65%当年的基金回报率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5年回报率和10年回报率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基金,比例更是高达79%、81%。

2)管理基金的人和投资人有利益冲突

3)市场非常有效,即使存在个别基金表现良好,也很快会有更多钱涌入那个基金,使得其价格上涨,在背了一个巨大的分母后表现变差。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因为长期表现很好,并且在2008年后非常被大家认可,所以股价上升很多,意味着它今后很多年的成长空间被挤压殆尽。实际上,2009年之后的8年,它的回报和标准普尔差不多了。

谷歌的工程师,用很简单的投资策略,完全可以比专业团队做得好。而这些工程师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战术,而在于恪守一些简单的投资原则。

3、在股市上花时间研究得越多,回报就越高

过去的200年,散户在股市的平均回报只有2%。并且很多人学习金融知识很努力,花很多时间,但却因为带有投机的想法,总是认为比别人高明,结果是很惨的!

4、只要有人买股票就会不断涨。

购买股票犹如击鼓传花,鼓声常常会在你接手时停止。特别过热时,人人都在谈赚钱时,离股灾不远了。

5、哪怕我买的股票亏欠了,只要我不卖,就没有损失。

拥有股票的人,其相应的财富取决于它当下的交易价格,而不是当初购买的价格。股市指数,下跌之后总有涨回来的一天,但对于单只股票就不一定的,下跌总有下跌的理由。

六、围绕投资目的进行财产配置:

吴军的投资组合:

1)进行投资组合,选择:指数型基金、国债;

2)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股票、国债、现金比例,比如7:3(国债+现金);

3)根据股市情况,熊市时部分买入股票,牛市时部分抛出,以维持投资组合比例;

下面详述和解释为什么,首先介绍3大误区和3大策略:

3大误区:

1)将全部财产压在一两只股票或者一种投资上

单只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很大,或者讲风险是很高的。由于单只股票不可能永远上涨,因此你必须适时卖掉,而这个卖点非常难选择。因此,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我们不会像持有指数基金那样,永远持有单只股票。

2)某一只股票占资产比例特别小。

这种做法是浪费时间和交易费,假设真投对了,由于比例太小,对整体收益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3)自己选若干只股票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

如果运气好,选了20只还不错的股票,最后投资的回报可能相当于指数基金。既然这样,何必自己花时间做并不专业的股票研究?

大部分炒股的人缺乏基本金融知识、看不懂财报、不了解《公司法》和《证券法》,再加上频繁交易付出的交易费,几年下来超过指数的可能性非常小。散户投资者,只有5%的人表现超过指数,有60%的人在亏钱。

从以上的误区来看,即使选对一只或几只股票,也未必能带来财富长期稳定的增长,因此做投资从一开始就应该放弃这种自己选股的想法,而应该立足于通过投资获得长期复合增长的回报。因此有3条策略:

1、选择受益于经济增长的“工具车”,比如:股票整体上分享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债券也会带来一定的回报。因此,无论是股指基金还是债券,都是好的投资工具。

2、股市低迷时,要有钱能够买入股票;在股市高涨时候,要知道拿回多少利润。

3、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比如:有些人有闲钱可以30年不动,有的人几年后结婚就要用掉一大笔钱。

最后,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吴军给大多数人6点建议:

1)彻底忘掉不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比如6种工具中的后3种:风险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品和高价值实物。

2)对于年轻人,如果决定在一座城市居住很长时间,并且有能力买住房(不是投资房),还是应该买房。

虽然一线房价很贵,但大家首先考虑的是房子的使用价值,而非投资价值。很多人在等房价下跌,或许5年后能够等到,但是如果这样让自己生活质量下降就不合算了。

不过,如果现在没有能力买房,不要为了买而买,最后让自己及双方家长都负债累累,生活质量反而下降。

3)除了住房和其他不适合老百姓的投资手段,就只剩下两种了,即股票和债券

股票的好处是可以获得长期增长机会。虽然现在中国股市秩序不好,中小投资人在过去10年内获得什么好处。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从几百年历史来看,它依然是很好的工具。绝大部分人需要考虑交易成本极低的指数基金即可,不要瞎炒股。

4)当投资工具只有股票和债券两种之后,资产配置策略其实一目了然。

首先,选择历史表现较好的指数基金投资。中国股市上有“黑五类股票”的说法,即小股票、差股票、题材股、次新股、伪成长股。后四类要坚决远离,对第一类如果是新公司,规模小倒不可怕,如果几十年如一日,都没产生什么利润,也就从没长大过,就要远离了。找好股票的指数基金后,再选一组好的债券。

中国的理财产品。很多背后是债券和保单,还是有很大风险。在发达国家,几乎每一种债券都有评级,从AAA到C以下,有很多种,这是为了告诉我们有多大风险。

AAA级赖账的风险小于1/1000,AA小于2/1000,垃圾债券(C以下)就高达26%了。当然,评级越差的债券利息越高。因此,年化6%的理财产品,未必比复利3%的国债劵更值得投,因为前者有还不上本金的风险。然而在中国,卖理财产品的人从不告诉你具体的风险。

因此,中国由于地方债券和企业债券(以理财产品出现)没有严格评级,国库券几乎是唯一的债券投资工具。

5)每个人根据自己收入情况、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

如:年级较轻、平时不需要花钱、投资就为养老的人,把80%的钱以指数基金的方式投到股市中都不算冒险。剩下的20%,除了留5%现金外,其余可以放到国库劵中。

但如果55岁,准备5-10年后养老的人,就不能这么投。因为股市的一个衰退期可能持续20年以上。对于过两年要结婚或者买房的年轻人,千万别抱着股市上捞一笔解决首付的想法。专业运动员都知道,在压力下,动作会变形。

6)如果股市上投资运气比较好,投资组合中股票收益远远超过债券和现金的比例,比如由最初的7:3变成8:2,这时大家需要拿回一部分股票的收益,而不是跟着不理性的股民在股市上狂奔。

当我们遇到好运气时,应该感谢上帝,而不是我们自己。相反,当股市大跌时,洽洽不是割肉的时候,这时候,大家原来的债券或者现金就起作用了,应该用现金或者债券兑换现金买入股票,以维持当初设定的股票的投资组合。微调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巴菲特说的“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综上,任何人,只要做到上面简单的6条,就不愁获得丰厚的长期回报,而且比大多数专业机构做得更好。

七、对年轻人的其他建议

对于绝大部分人(包括大部分专业投资人)来讲,在较长时间跨度上,投资回报不会比市场的平均值更高,而市场的平均回报率不过一年7%-8%。因此,对于辛苦挣工资的人,通过在股市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投资达到生活更好的目的并不现实。

对工薪阶级,大家能够投入到股市的钱有限,即使连续10年做到每年比股市平均回报高2%(99%散户做不到这点),一年能多赚10几万也就到头了。

但是,如果把时间投入到自己职业发展上(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不断做出更大贡献,不断被提升,每年的回报要远远高于那十几万元。

因此,对大部分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因为我们擅长于此。

尤其是年轻人,对自己投资在职业上的进步,远比在股市上捞点钱或者向父母借钱买一套房子更为重要,也更为靠得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