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散文人生格局的修炼

爱上香港之二 忍不住买买买的菜市场

2018-12-20  本文已影响90人  城市蚯蚓

01香港的新鲜菜市场,担得起新鲜二字

幼嫩的菠菜苗红根裹沾着泥,

莲藕是从藕塘里新挖出来的,稀泥巴还未干硬,

韭菜,生菜,唐好,菜心,都是早上新割出来的模样,还带着早起的雾气,

黄瓜头上的小黄花还未凋落,

猪肉是现杀分割的,

海鲜摊上的鱼虾都在活泼蹦跶着……

一片新鲜嫩绿的生气。

于是,我和我结伴买菜的伙伴们,一走进菜市场,对话就变成了:

“这个蘑菇可以买来做汤,

那个南瓜西葫芦可以拿来清蒸,

旁边的西红柿切碎打底熬粥,味道太正了,

这个唐好炒一下,香嫩有加,

这个鱼是野生河鱼,加盐稍微腌一下,红烧,味道是绝赞的……

还有这个鱿鱼呀,切丝加芹菜炒炒,哎呀,鲜美得多吃两碗饭呀……

这个猪蹄便宜又好吃呀,加花生红烧炖两个小时,简直不要太香软入口即化呀。”

……

所以

在眼见之鲜嫩,耳听之鲜美,口臆想之鲜醇的感官刺激之下,我们都会忍不住买买买,每次都会把推来的车装的慢慢的,还要找挂钩挂在推杆上,活脱脱的满载而归。


02 食材的味道,是我们小时候的纯正

如果它们只是鲜嫩而没有口感的淳美,那么一次买买买之后,我们就该转战小区里下楼即到的超市了。

但是,我们却坚持每天都要沿着蝴蝶山下的林荫道,花上来回近2个小时的时间去山脚下的雍盛市场买菜。

因为食材口感太正了。

蒜苗,韭菜,韭黄的蔥香味,一路弥散在回家的空气中。

猪肉牛肉的肉质是紧实充满嚼劲的,煎,炒,炖,烩,烧,都是一样的可口。

有一对老夫妻开的鸡肉档口里的清远鸡,切小块,大火上锅蒸8分钟,再加姜葱蘸水,只一口,我就感觉吃到了瑶池的盛宴。

从未蒸过鸡肝的我,竟然在一次忐忑的尝试后变得欲罢不能。

水产铺里的虾,是我新纳入的桌上菜,清水一冲剥取虾头虾线,裹上淀粉,油里轻轻一炸,脆甜欲仙。

胖胖的黄骨鱼,加西红柿葱姜清水煮开,再搁点土豆条和豆腐,女儿可以吃下整条鱼,连汤都能一口气喝完。

……

我几乎拿清水蒸煮过一遍所有的食材,不放任何佐料。

后来,我发现那是辨别食材优劣的最好办法。


03  回家吃饭,成了一天中最大的期盼

其实我的厨艺很不错,

爆炒肥肠,豆瓣鱼,酸菜鱼,香辣猪手,麻婆豆腐,香辣豆腐,毛血旺,回锅肉……这些四川人最爱的菜,我都做得炉火纯青。

前些年,我们一家人都被这些菜喂得圆滚油腻,每在饭后就自责抱怨:今天又吃多了,感觉很罪恶。

渐渐的,孩子爸爸更愿意在学校食堂吃了寡淡的白水煮菜饭再回家。我那会还时常责怪他心不念家。

直到去年,我在炎炎烈日之下带我爹因富贵病辗转医院检查的辛苦劳累之中,才悟出一个道理:人至中年需禁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其中,我们现在这一代人最需要克制的便是口欲。

于是,在医生的规劝下,我开启了白水煮的时代,瘦肉,鱼片,虾,青菜全部一锅下去,捞起,洒两三滴生抽。

刚开始,的确难以下咽,我爸爸总偷偷加一勺老干妈之类的辣椒酱。

不过坚持下去,又总是好的。一段时间后,爸爸身体明显改善,我们腹中的油腻之气也消了大半,整个人都变得清爽轻盈。

于是,我便爱上了清淡饮食,低油少盐,高蛋白低脂肪。

清蒸,也因此变成了我在厨房里用得最多的烹饪手法。

桂花鱼,南瓜,土豆,排骨,走地鸡,生菜,萝卜……大火上锅,10分钟后,洒上葱花,淋上一点生抽……

我们竟然也吃出了高级菜的滋味。

渐渐的,孩子爸爸又愿意早早回家等着吃晚饭了。

“食堂的饭真是太难吃了。还是家里的好吃。”

于是,我又在心里思量着明日去菜市场该买些什么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