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计划

活在当下

2019-07-24  本文已影响80人  小华的笔

文 / 简书 千一

二零一九年六月十八日,时值学校毕业季,完成相关毕业手续后我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上海,去往简书实习。而今来想,能参加今年的种子计划算是个很巧妙的缘分,既在于种子计划主办方对于我的认可,是一种缘分;而对于我自己来说,亦然。今年四月份时,我收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在此之前我本意是觉得并无多大希望,准备参加秋招。意外研究生考试录取后,我恰好看到种子计划的招募,填写后,收到面试通知。并在毕业设计布展的间隙赶到上海,见到简叔,闲聊半小时后,大致明晰自己会被录用,并于当晚赶火车回到学校。

或许会有感今年是个幸运之年,至少上半年来看如是。细细一想,也不尽然。大学曾创业两次,开过公司,小打小闹。期间,在我们学校那个圈子里,也算牛人。可我时常觉得自己还有些“硬伤”,正是如此,大三下笔锋一转,我对一票朋友说:我看大家都在考研,不如我也来试试吧。有些朋友至始至终不相信我会有多大几率考上,我也一样。大概是因为我是那种擅长做规划和根据自我状态及外界信息及时做出调整的人,才让我在考试里侥幸胜出。可我也并不觉得这是多成功的一件事,相反我觉得我甚至可能走错了路。

我参加种子计划是带着疑问来的。早在很久前,参加过一些十数天的训练营,但无感于活动内容的短时爆炸,觉得更需时间长的积淀。所幸,种子计划没有让我失望。在刚来的的预导入培训上,便坚定了我这一想法。

疑问在于何处。为何谈之坚定。

对于joan所说的“登高望远”的途径便是我的疑问来源,坚定的是我要自建高楼的决心。

前天,曾在种子计划官微下写上这么一段话:

第一次来到innospace参加种子计划的培训时,约莫八九十人聚集一地。我们在这里聆听前辈们的授训,感悟自我的升华。我依稀记得,玻璃窗上倒映着的斑驳竹影,也牢记着joan所说诫勉的那5%。世间唯有高处不胜寒,究竟是乘坐电梯登高望远,还是自建高楼跋山涉水。我想,答案无穷无尽。但求问心局,无乃坦白局。今年毕业时,扪心处会常以雷军 雷老师的那句玩笑话作为奋斗的底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现今,会再加上四个字:活在当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漫漫人生路,青春无悔,浩荡世间,内心反反复复,不如从了那竹影,斑驳倒映,启迪明智。

之于我,或许这便是我来参加种子计划最大的收获了。要知道,找到一个自己内心中的答案并不简单。

走着,看看吧。欲破万千迷障,除了火眼金睛,还得深入迷障。

回到简书自身的实习上,了解更多的可能性。在不同的区域对于当下所做的事,不断明晰,看清点与线的足迹,不断复盘多样的轨迹。简书是一家充满未来的公司,我很喜欢这种氛围。对于被分配到公司九江路的办公点,每次上下班看到东方明珠塔及其周围所属的一片建筑群,内心会觉得一种异样。但这种异样是好的,生活需要不适感。具体来说,过于规整的秩序和富有辉煌的建筑会给我一种压迫感,潮湿的天气夹杂着不安和空调呼哧的冷风,这都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这里,分享给大家一篇文章:

互联网项目发币一年,“简书们”活得好吗?

当时将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写了这么一段文字:

这倒也是。处在这么一个创业前沿的浪口下,有幸能目睹所发生的一切。当下所进行的被感知,也将会在未来被翻译。简书币改后的模样,在当下都是无可复制并不断迭代的。不管结果是好是坏,作为千一的角度来讲,这个机会是巧妙也是缘分。

期待届时那副场景:全球各地会有那么一瞬间,人们共同拿出手机,打开简书,共同创作出属于他们的美好一刻。

在科技与人文博雅的间隙,追逐到是亚里士多德的秩序说还是牛顿第一定律,给了人很多无限的遐想。正如这一刻,我们看见诸多的烦恼和迷茫,同样存在对立的源头。

道一句:感恩,遇到的伙伴。未来之旅途,不忘互相启迪民智。

另外,道谢种子计划;若有机会,破土而出衬看自我极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