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读书让生活美好

人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系统

2023-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西陆华胥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639/7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心智社会》,这本书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人的思考和行动背后的机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不要把人「人格化」。

也就是不把人当一个整体来看,而是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运作的角度去理解人思考和行动的底层逻辑。

本书作者是演化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帕斯卡尔·博耶,他还是一位跨界的人类学家。

1.听书笔记

01)与把人当作整体看待的「意图立场」思考方式不同,把人拆成很多模块,研究哪些模块影响了人的行为,这些模块之间又如何协作互动,这种思考方式叫「设计立场」。

02)可以把人看作一个复杂系统,这个复杂系统可以被拆成很多个独立运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特定功能,负责获取环境里的特定信息,然后做出直觉推理。

03)每个模块有自己的启动线索,有自己关注的特定信息种类。如果信息和模块不匹配,那个信息就没法改变那个特定模块得出的结论。

04)越是自然而然的本能,越值得去拆解研究。一定要看到熟悉事物的奇异之处,不要把演化的精妙设计,当成理所当然。

2.听书感想

「设计立场」的视角看待人类,着实有些颠覆三观。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耶鲁大学出版社认为《心智社会》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部作品,它颠覆了人们过往的常识,带来了崭新的认知框架。

这本书告诉我们:

人类是演化的产物,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决策和行为,背后并不是意图主导。

外在看来不同情境下的所思所行,其实背后是相应的心理模块在起作用。

比如,探测危险模块、寻求性机会模块、守卫配偶模块、联盟探测模块、衡量效用模块、所有权判断模块、检测欺骗和搭便车模块。

这些模块,是出厂自带设置,伴随我们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岁月。

时至今日,在模块的作用下,我们的一些思维和行为已经习以为常。

就像对危险敏感、擅长关注联盟信息与人结盟一起行动、相比商业组织更容易相信非盈利组织,这些背后都有演化背景,有相应模块在起作用。

我们的习以为常,背后其实非比寻常。

「设计立场」对于我最大的启发是,要学会使用系统的观念去看待自己、他人。

每个人都是稳定运行的一个复杂系统,带着很多功能模块,在日常言行举止背后,是有功能需求的。

模块无法改变,而如何触发或关闭这些功能,就很值得关注和学习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