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活着》:活着为了活着本身

2020-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如沐RuMu

当年,初次离开家乡小县城、坐着人生第一列火车外出求学的阿丘,满心忐忑,在陌生的钢轨摩擦声中合上了《活着》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阅读中强烈涌动的情绪,在结尾那一刻变成了别无他物的苍凉。想得出神后,脑中眼中只剩窗外远去的城市,和凌晨稀疏的路灯……

今天为你推荐,先锋派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

今日分享:《活着》

推荐指数:⭐⭐⭐⭐⭐(5/5)

适合人群:苦苦追寻却找不到生活意义的人、想要知道该如何面对生活苦楚的人。

看书之前,你得知道:没有人能教你怎么活

“活着”二字,简单粗暴而掷地有声,因为这个名字,相信很多读者都听说过这本书,张艺谋导演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后,更多的人对这本书有了了解。

这名字本就是很有意思的,试想当你在书店闲逛,很可能因好奇将它从书架上取下:嗯,活着?也太直白了吧?一般作家取名,不都要有所隐藏、晦涩难懂一点吗?

再仔细一想,又觉得作者未免真的太大胆了些:“活着”,这种宏大的哲学话题,给人的感觉是类似《存在与时间》的哲学书籍,非常容易引起争议。但细看它一看它却是一本小说,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看这名字,相信大多数读者,尤其是像当年阿丘一样的年轻读者,都想从本书中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究竟什么是活着?

但这里要泼大家一盆冷水,因为事实很可能是:看完这本书之后,你对活着究竟是什么,可能会感到更加困惑。

也许你在看书的过程中心情会跟着情节起伏从而暂时忘记最初的问题,但当合上书、再次看见书名时,你会发现你可能还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你根本就没明白这本书到底要表达什么:主人公一生充满了戏剧化的苦难,在旁人看来,这无尽的折磨早已慢慢剥夺掉了他活着的意义,但他失尽了所谓的“意义”之后,竟然还活着?

对于“意义”耿耿于怀的年轻人,也许难以理解,甚至完全无法认同书中人物的人生选择。活到这种地步,还有活着的必要吗?没有意义的活着也能叫活着吗?

你也许会去找书评来看,但却越看越困惑:书评几乎都是顺着本书的人生观来讲的,甚至有些书评里说道:活着本来就没有意义。

于是你开始猜测:这本书难道是想以一种独裁者的威严告诉读者活着没有意义吗?

多年之后,阿丘重读此书,才发现作者早就在序言中给出了答案:

“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阅读时,尤其是读小说时,我们要做的不仅要进入故事,还要能跳出故事。这本书故事呈现的是人生选择,但故事之下真正想表达的却是一种面对苦难的人生态度。

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或书能够教给你任何一种的活法,他们只能为你呈现世界的多样性,能带给你的,也只是一种从别样角度展开的思考。《活着》也一样。

诚然,你会对书中主人公的人生选择有自己的评价,或认同或不认同,甚至还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极端的态度。但比起对故事本身的评价和批判,更重要的是你要从故事里跳出来,看到它背后的人生学问,去思考作者想传达的人生态度。

进入故事:活着就是活着

主人公福贵一生经历的时代都动荡不安。从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时代到新中国的包产到户时代,可以说福贵是活过了几个时代的人。

土地制度恰好是串联每个时代的一条暗线,因为对于一名普通农民而言,土地就是他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他生活的全部依靠,所以时代变,土地变,经济来源变,他的生活也就跟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福贵的前半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生于旧中国地主家,前半生他是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进妓院,玩赌钱,最后把家产输光,家道从此衰落。

输光家产后,他便进入了人生苦难的开端。父亲悲愤交加,很快去世,母亲也病了,好在妻子家珍还不离不弃。福贵开始租田种地养家,人生第一次承担起责任。

然而,意外接踵而至。福贵在为母亲请大夫的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当壮丁,送到战场上。

好不容易苟且保住性命回到家,却发现他离开的这段时期,母亲去世,女儿凤霞因病变得聋哑。

或许不幸中的万幸是妻儿都还活着,原以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意外仍然不肯放过他。

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唯一健康的儿子有庆也在献血中意外死去。一时间,仿佛所有的疾苦与不幸都降临到了这个家。

儿子死后,打击仍旧一个接一个到来,女儿凤霞因难产大出血而死,妻子家珍也去世了,甚至女婿也在不久后意外死去。一大家子,如今只剩下他和孙子相依为命。
但生活仍不让他好过。
因家穷,只能喂小孩豆子吃,哪知孙子却不慎在吃豆子时被撑死。风烛残年之时,家中最后竟只剩下了福贵一人。
纵然孙子已经去世,福贵的心也疼痛不已,但他还是去买了和孙子约定好的牛,继续劳作、生活。

福贵最后叹道:“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这是历经了几个时代的老人的朴素之谈,活着就是活着,与活着本身比起来,贫穷、富贵都是过眼云烟。无论无常的命运给他什么,他都无言地接过来,有什么便用什么,只要活着,继续活着。

跳出故事:活着与意义

作者余华在中文版序言里说,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就像福贵一样,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怨言。

“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活着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这句话其实并不是在简单粗暴地断言活着没有意义,也从未否定过我们夙夜不寐思考活着意义的这种行为,而恰恰是在帮助我们思考活着的“意义”:活着本身就包含着对苦难的应承。

作者在日文版序言中写到的:

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

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跳出故事和苦难本身来看,有属于自己的面对苦难的态度,也是活着的其中一种意义。

也许《老人与海》中的大海和鲨鱼让圣地亚哥老人显得坚毅而生猛,而《活着》中洋溢着人间烟火气的苦难让福贵显得平凡而悲情。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福贵和圣地亚哥老人带有异曲同工的英雄主义色彩。

福贵作为一个农民,看似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表面也在经历着于个人而言惊心动魄的苦难。尽管福贵的态度是与现实和解,而圣地亚哥的态度是与大海搏斗,但他们又是否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坚守自己的信念呢?

有意大利学生曾问过余华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您的小说《活着》在那样一种极端的环境中还要讲生活而不是幸存?生活和幸存之间轻微的分界在哪里?” 

余华的回答是“在中国,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对《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中的福贵虽然历经苦难,但是他是在讲述自己故事。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 

余华的笔,解剖的刀

作品之外,谈谈作者。余华是当代文学绕不过去的一名作家,其作品,你只需拿到只言片语,就能够知道这是专属于他的。有着医学背景的余华,写起小说来,用的不像是笔,而像是解剖刀。

洪子诚教授称他的写作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视点,以冷漠、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但在《活着》中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温情。

本书的故事是由福贵的口吻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他在叙述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孙子,一个接一个相继死去时,就像叙述吃饭睡觉一样平静,另一方面,叙述者语言的温情又让人心碎。

这种事实残酷和态度冷静的反差以及偶尔穿插的温情,让读者揪心不已。

《老子》中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老天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

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天地真的是有情感的吗?会故意对某些人好或者不好吗?

另外一种理解是老子其实正是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正因为天地没有感情,才能做到一视同仁。痛苦和美好,有时候恰是出于同一原因。

私认为余华便是尽力将自己放于天地这样一种客观的位置上写下《活着》这整个故事,并且要求自己带上一种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与冷静。

援引作者本人的话或许能证明这一点: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你读过《活着》吗?亦或是你读过余华的其他书吗?留言板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受吧。

今天这本书就推荐到这里了,关注如沐(如果你的阅读习惯是在公众号中,也欢迎关注公众号:如沐书单),下期为你展现福贵惊心动魄的平凡一生。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