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腊八节
闺蜜小琴一大早发微信,我没看见,又打电话约我喝腊八粥。 说她已在早市买好食材,还准备了虾仁饺子的料。
上午是我的学习时间,本来计划简单吃点饭看书,她的热情通过电话传递过来,难以拒绝。我收拾好十点多过去。
小琴是我的小老乡,过去在一个基层单位当过同事,后来都搬到五线城市的一条街道,现在又都陪读,租的房子隔一条路。
自从认识小琴,就一直能谈得来。刚参加工作那阵,她在单位举目无亲,我家在单身宿舍楼下,吃饭喊一声,几分钟到家。
那时候收入低,吃的多是粗茶淡饭,小琴从来不嫌弃。过年节回老家坐顺车叫上,路上若吃饭,小琴总是抢的开饭钱。
她比我小十岁,跟我小妹同岁,就像小妹妹贴心,有什么事常来给我说,我帮忙分析问题找答案找路径,一起想办法解决。
我是直性子,基本上没保留。有的问题简单,能解决了。有的问题复杂,或是能力不够,解决不了,但是有个诉说拆解处。
在基层单位时,我就像娘家人一样关心小琴,我的好几个朋友变成她的。小琴有心,对我也很关照,到省城后常叫我吃饭。
我母亲和兄长相继去世,我心情不好,小琴总是过来陪我流泪,努力劝解我,宽慰我,帮我度过最初难熬的日子。
百年修得同船渡。我经常想,咋这么幸运,能修得小琴这么实诚的忘年交好朋友,相伴相随过了将近三十年。
今天的腊八饭估计酝酿了好几天,我到时腊八粥已熬好,正准备饺子馅。我洗手帮忙,涮鸡蛋剁葫芦丝和虾肉。
儿子住校,昨天晚上见面说好买的吃。小琴说过节,让我送饭。昨天我把过节忘记了,给班主任发信息,让娃等我。
两个人手忙脚乱一阵子,准备就绪。我擀饺子皮,小琴包饺子,很快就够几个人的量。饺子煮好了,老师还没回信息。
我对生面过敏,想着今天会不会例外,结果一如既往。老师回复了消息,我装好饭出发。儿子借了手机,重新约好地点。
过去我租房的邻居给高三孩子送饭,说是娃拿到校园吃。今天我第一次送饭,见了儿子不知道咋整,路边肯定不能吃。
娃思维敏捷,建议回家。娘俩提了饭奔家里。儿子路上抱怨我:“说好在灶上吃饭,又多心的捎话让出来吃,哪里没有粥和饺子!”
我也有点后悔,无事献啥殷勤嘛!但是说归说,能回家吃饭,儿子挺高兴。路上还不忘分享学校的事情。
回到家里,儿子呼哩呼轰就刨饭,吃了几颗饺子不饿了,又喝了一些粥,给我说:“阿姨包的饺子好新鲜,粥稠稠的有香气。”
我说:“比学校的饭怎么样?”他说:“这就不能比了,学校的饭也好吃,就是千篇一律的味道,好像吃腻味了。”
儿子吃得心满意足,翻了一阵手机上学去了。我提前饭盒又去小琴家。小琴跟两个女儿已吃过,正在包剩下的饺子。
我端了热乎乎的饺子,一个人大快朵颐。小琴从厨房拿了饺子皮和馅出来,坐在餐桌对面,边包边聊天,其乐融融。
自从到省城陪读,一家人分开两地,我已经忘记了好多节日。这次多亏了小琴相约,过了一个温暖的腊八节。
说好的麻将场,因为吃腊八吃饭耽误了。不打麻将,下午躺在小琴家沙发上睡觉。都是租的房子,她家暖气格外好。
小琴包完饺子,收拾停当,给我分享了洛川苹果的新品种:瑞雪。香甜的果香带着淡淡的梨味,余味悠长,回味无穷。
![](https://img.haomeiwen.com/i6812464/8ee678bd8f27f74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