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逻辑与认知

破界突围之路:关于流程规划的思考与认知(二)

2020-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位流程IT人的心路历程

    接上篇,其次,在流程架构(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流程的分级。

  我们将流程框架中每一项活动进行下级的分解,形成核心活动框架,亦可称为流程盒子或业务模型,也有个别企业称为流程地图。这个分解动作非常关键,但业务流程基本上还是块状的,其中包括了下阶的流程或活动。

    接下来,就要以外部客户为中心,例如以客户关心的质量(Q)、成本(C)、交付(D)、服务(S)为例,将分解的核心活动,进行连接,最终将形成企业的主干流程(如交付流程、商机到回款流程等)。

    换句话说,高阶的核心活动的串连接,构成了企业的一级流程。从中也可审视,是否存在核心活动的缺失和多余。

    然后,以主干流程中包括的核心活动,再次分解,再次串连接,形成二级流程,如此,最终分级到操作层,而操作层活动的连接构成了次流程,末端流程,最终整合形成企业的流程框架体系(流程清单)。

    但需要注意的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根据经营需要以及管理水平的现状,确定需要深入分级的流程,以及分级的程度。

    在实操过程中,也可以将相对独立的管理流程、支持类流程进行单独处理(视为单项流程),而将精力聚焦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主航道上,这样主航道的核心业务活动简单、清晰,聚焦,进而确保主流程的简洁和相对稳定。

    什么样的业务活动划归至支撑类(单项)流程中,可参考业务活动频率、重要性、独立性(是否跨部门)、业务逻辑等几个维度。

    综述,流程规划的主要路径为:战略/预算→流程框架(价值链分析法,实现流程的分类)→流程地图(核心业务活动的分解、诊断)→流程体系(业务活动的连接,实现流程的分级)。

    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探索未知领域的坚毅,最终想要破题的事项,终究会呈现出来,而且往往是一种极简的方式;复杂的事情,最终是落不了地的。

    但往往,要探究到事物的本质,过程一定是曲折的,是复杂的,这就是这个世界本源的面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