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3

请戒掉或远离抱怨 为美好生活重建心理边界

2018-06-11  本文已影响156人  朱燕飞

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 DAY6

“你最不能接受别人的缺点是什么”这一问题,我之前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过,可能是因为下意识里觉得应该花时间去做的是“见贤思齐”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吧。但如果把这个问题定为命题作文的话,我希望把文章命名为《请戒掉或远离抱怨 为美好生活重建心理边界》,你也许已经猜到了,我最不能接受或者说最不喜欢的人性缺点是“抱怨他人”。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容易抱怨、指责他人的人呢?据我观察,人们大都不喜欢被抱怨或被指责,有趣的是,甚至那些喜欢抱怨他人的人,往往也不喜欢被他人抱怨。

在我看来,“抱怨他人”会带来很多负面因素,以下列举三个最主要的负面因素。

(一)“抱怨他人”是对时间的浪费,不利于个人成长。

李笑来老师曾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中提到过“抱怨是无能、无奈的表现”。当遇到麻烦、不顺利的时候,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承受。抱怨是无用的,不过是展示了自己的无能、无奈而已。

我对笑来老师的观点深表认同,我认为“抱怨他人”是对时间的浪费,不利于个人成长。我的个人成长过程非常幸运,大约到我在英国取得硕士学位的时候,都不曾认知过“抱怨”这个概念,因为不曾遇见过喜欢抱怨的人。

我出生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有爸爸妈妈和两个姐姐、一个哥哥的照顾陪伴,沐浴着爱的阳光一路成长。因为从小喜欢并擅长播音朗诵,18岁就成为地方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工作后又继续读书学习,相继取得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和英国理学硕士学位。

回顾过往,我觉得自己的成长中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因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总是将“做更好的自己”定为首要目标。我读初中二年级时,在骑自行车和同学们一起去帮助老师家收玉米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感恩于父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悉心照顾,我在心里承诺自己,长大后要做一个让父母因我而感到骄傲的孩子。

这一想法落实下来,就是总喜欢主动把时间花在“自我教育、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之上,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儿,把兴趣爱好通过工作实践与持续练习慢慢培养成一技之长,从而一步步实现了自己从地方电视台到央视工作的梦想。

而我的起点并不高,童年是在河南省沁阳市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的,生活环境中人们都不讲普通话。在三舅送我们家的一台收音机的陪伴下,我度过了物质生活堪称贫乏但精神世界堪称富裕的童年,也从那时起逐渐习得了长大后“一级甲等”的普通话技能。

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把即使一部分的时间花在怨天尤人的抱怨之上的话,那么花在个人技能练习上的时间自然会随之减少,是很难取得后来的不断进步的。

(二)“抱怨他人”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不利于良好的沟通效果与人际关系。

良好的沟通在于消除误解、达成共识,或者达成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一个出口就爱抱怨的人,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或抵触情绪,从而产生激烈的争论、冲突,导致彼此不快。

有效沟通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抱怨无异于“火上浇油”,沟通中的抱怨会阻碍双方达成共识,也不利于有效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记得有次在北京高峰期的地铁上,两名乘客因为拥挤发生口角,一方不停地抱怨,就激怒了另一方以牙还牙,差点没打起来。你看,本来是生活中一件小事,彼此谦让一点点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却因“彼此抱怨”最后闹得双方情绪都极为糟糕,甚至还影响了周边人的情绪,破坏了本来可以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

(三)“抱怨他人”有时会招来横祸,有话好好说,方能遇难成祥。

“抱怨他人”更可怕的地方在于,有时会无意中激怒某些极端性格的人,伤害到抱怨者自身。因此,在沟通中有话好好说,直接说事实和需求,比抱怨、指责要高明很多。

曾看到网上有个消息,当事人在餐馆吃饭,因为服务员上菜时发生口角,结果被抱怨和指责的服务员拎了一壶开水直接从后面淋到了当事人的脑袋上。你可以想见,即使事后有法律的制裁,也很难还原当事人一个健康的脑袋了。

由此可见,抱怨轻则会腐蚀人们的好心情,重则还有可能“惹祸上身”,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戒掉或远离抱怨”呢?这里推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分三步:

首先,要认知清楚抱怨是无用且有害的,学会更好地建立起自己的心理边界,把握哪些是不可控的,哪些是可控的。

其次,在遇到问题时,要试图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比如把情绪用文字写下来,分析各种言行可能引发的后果,再做出最优选择,就不失为一种处理情绪的好方法。

最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理性面对现实,陈述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进行有效沟通。

关于如何“建立心理边界、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借鉴古典老师在得到《超级个体》专栏中提到的相关方法。专栏中指出,“心理边界指个人所创造的边界,通过这个边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许的行为,以及当别人越界的时候,自己该如何回应”,正确利用心理边界的方式是“放手不可控的部分,专注于可控的部分”。

请戒掉或远离抱怨 为美好生活重建心理边界

(图片来源:得到《超级个体》专栏)

很明显,“戒掉或远离抱怨”是一个人可控的部分,而“随意抱怨所可能引发的他人的不满情绪甚至激烈反击”都是一个人不可控的部分。所以,专注于可控的部分,正是应该努力“戒掉或远离抱怨”,让我们对待他人多一份体谅,遇到问题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有话好好说,方能遇难成祥。

文章的结尾,我想分享自己特别喜欢的一段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我认为,建立心理边界、区分自己能够改变和不能改变的,处理好情绪、不去抱怨,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体现。不抱怨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所以,请戒掉或远离抱怨,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重建自己的心理边界吧。

请戒掉或远离抱怨 为美好生活重建心理边界

(图片来源: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

请戒掉或远离抱怨 为美好生活重建心理边界

(图片来源:师北辰21天写作训练营)

请戒掉或远离抱怨 为美好生活重建心理边界

(图片来源: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