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西部沙洼洼的一株红柳花:品《最后一个穷人》(二)
今晚听读《最后一个穷人》的第6节至第9节,还摘抄了一些笔记。
这三节主要写的是马善仁和马三多在包产到户后,他们喜得一只羊羔,喜获一亩地土豆的丰收情景。
在这二十多页的文字里,作者突出人物心理描写
写马善仁虽然眼瞎,但给儿子教驾车时却生动有趣,年轻的马三多一下午就成了一个驾车的老把式, “马三多年轻的声音在冬日光秃秃的田野上风一样飘荡,如无数只鸟儿在空中上下飞舞。他无数次地被自己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激动着,地埂上那一棵棵挺拔的白杨,在他眼里变得渺小而萎缩。他的声音渐渐成了这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一切高大事物的缩影…”预含着一代新农民诞生了,他是年轻的生命为改革开放必定会带来新的力量。
写他们分来的羊小白添了一只小羊羔,他们吃到了“肉”,还想到了许多许多……
这小小的声音无异于一颗炸弹,马善仁重重的坐到在散落着草间的廊檐下,裂开大嘴无声地笑了笑了。笑了一阵,马善仁觉得不够,他就敞开胸怀,仰起头大笑起来。他意识到这不是眼睛复明的先兆,而是一个新生命在他老马家的小院里诞生了。这件多年没有经历过的事,是马善仁甚是无措。兴奋对人的打击比痛苦更加直截了当,就像电流,只一下,就让你尝到幸福的滋味了。
“这之前他们刚刚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属于自己的老黄、小白和一辆小驴车。但时隔不久,他们的羊就由一头变成两头小白,又下了羊羔子。不仅如此,他们还吃到了香喷喷的肉,你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眼看用不了多长时间,冬天就要过去了,他们将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播种和收获,他们就要为自己劳动了,他们就要有自己的收获了,想想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
几段文字,虽然字数不多,但把农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写了出来,把农民为自己劳动的自主权利写了出来,把农民渴望过上好日子的盼头写了出来!
突出以景抒情
在写农民们在春天种地时,就紧紧抓住河流、农民的眼神写出包产到户后农民当家做主的喜悦。
春天来了,解冻后的河流,顺着村子唱着歌,欢快地流过田野上,到处是忙碌的人群,面对苏醒的土地,那仿佛面对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他们与热烈的目光打量着土地,在内心深处呼唤着什么,有盼望着什么,满世界洋溢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和你的欣慰,偶尔也夹杂其中。明天相对以往的春天要热烈一些,兴奋一些,忙碌一些!
写人工播种的细节惟妙惟肖,把犁尖比做巨笔,把犁沟比做诗行,把播种的土地比做受孕的女人,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忙碌又充满生机勃勃的春种镜头:
犁尖翻开大地的胸膛,像一只巨笔在铺开的白纸上纵情地书写着伟大的诗行。丁玉香的一只手抓起麦种,流畅地一溜,一道金黄的弧线便准确的落进新开的犁沟里。再犁过来的时候,新翻开的土地就像一个已经受孕的女人,刚刚打开的身体,又紧紧的合上了。
在语言上突出马善仁的向善的一面,当儿子马三多说“小白都当妈了,我妈哪里去了啊?”
让马善仁回忆了当年的疾苦岁月。女人饿了多半年肚子,实在挨不住饿了,就跟一个城里来弹棉花的河南手艺人跑了。马善仁知道之后竟然没有责怪自己的女人,谁能肯定他如果不跑会不饿死在沙洼洼里呢?那样只不过在沙洼洼西边的沙梁子上再添一座新坟罢了!
那一段日子,沙洼洼人过来了,马善仁和他年幼的儿子马三多也熬过来了。熬过来了就不要再去想它了。人不能总是想着过去,要多想一想,以后多想想将来越往后想,日子才越有滋味,也有过头!
一个老农有这样的所思所想,足以见他的生活智慧。虽说都是些只言片语,但透出一个人的生活追求。虽然他的眼睛瞎了,但不阻碍向往过上幸福生活的梦想!
人总是要往好好里想,只有把事情想的美好了,才能干的更美好!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