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共研之书面试题回复及阅读感悟
2022年9月11日下午13:09,刘鹰老师在"李力教授英文原著共读共研预选招生圈"发布面试试题。9月12日下午13:38,郭金秋老师第一个上传作业,我15:57上传了自己的作业,李老师16:51对我的作业进行评价,17:51刘老师朋友圈转发了李老师对我作业的幽默评价(当时还不是刘老师的微信好友,自己还不知道)。
截止目前,书面试题主题下我能读到24位老师的作业,这些天也一直在阅读和反思。郑素梅老师和杨立剑老师的作业作为精选作业被置顶,有理论有实践,看问题的角度很精准,关注到学习策略和学生,涉及联想、比较、图式等专业术语。高芳老师和沈振华老师的作业作为精选作业也有自己的视角,关注到名词性从句和特殊疑问句的相似性、关注了学生的学。我感觉联想、比较、关联都属于学习策略。两位老师的作业李老师回复有道理,10位老师的作业李老师回复过多关注了教,应该关注学生的学。
9月24日下午阅读刘老师公众号中关于李老师之前英语教师的英文修养讲座中关于书面试题的参考答案,心中更加忐忑自己的认知力、理解力和思维力,也更加坚定追随李老师学习的决心。就像杨立剑老师说的:"看似简单,细思极恐,不明觉厉。"
这几天,这几个词一直在脑海中闪现、碰撞:学与教、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策略与技巧、勇气与胆怯,思考虽不深入也不全面,还是想从这四个方面梳理一下自己的收获,为成长之路再添块砖加片瓦。
一、学与教
李老师在回复中反复追问学与教,让我对学更加敬畏,也让我对如何学更加敬畏。我们总是在想办法优化自己教的手段、过程,想办法如何把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说清楚、讲明白,想办法如何控制学生的天马行空。当学生成绩跟不上,我们要么抱怨他们不用心、不聪明,要么反思自己方式不对、态度不好。好像从来没有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有问题、自己的理念是否需要改变。我们总是说我们上学时老师就是这样教的,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就是这样教的,可我们的学生不一样了呀。
2018年7月21日,王彩琴老师带领我们讨论"变不变",作为教师,我们变什么,不变什么。我们的教育初心不能变,我们的教育信念不能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必须变。至此,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关注自己的学生。第一次听杨宗纬演唱的《我变了,我没变》,我泪流满面。"一天宛如一年,一年宛如一天,任时光流转,我还是我,一遍用了千遍,千遍只为一遍,当回忆久远,初心始现,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我不再关注课堂的热闹、活动的别致、设计的新奇,我告诉自己只要确保学生在思考、在学习,一定要享受"课堂的安静" ,享受"慢即是快"。
我把自己的26年教师经历归纳为三个阶段"死kou, 死bia,死zhua" "巧kou,巧bia,巧zhua" "会kou, 会bia, 会zhua"。当然,第二阶段只是自己的想当然,自认为自己做到了"巧",其实是假"巧",是投机取巧,和学生的能力提升毫无关系。第三阶段是自己现在的目标,虽有了意识,但行动还远远跟不上,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kou,bia,zhua,究竟该kou什么、bia 什么,zhua什么,如何kou,bia,zhua,这都是我要思考、确定并为之努力的东西。起初10年就是仗着学生不讨厌自己,通过大量的时间去压榨学生、看管学生,自认为讲了书上的重点难点,讲了教材上有的东西,现在反思自己真正知道教材中有什么吗?学生该真正掌握教材中哪些点儿吗?自己真的研读教材了吗?自己看到的就是教材中那几个自认为重要的字词。接下来的10年,我意识到试题是有特点的、有方向的,应试是有技巧的、有规律的。我开始针对中考题型归纳总结,自己也做了很多试题,告诉学生题型的出题规律,哪种方法做题正确率高,哪种书写更容易得分。在班里用自己感觉很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技巧,从没有想过学生什么感受,我说你听、我说你做即可,也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这几年,跟随王老师学习,我渐渐明白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也从她身上感受到师者风范,怎样才是一名好老师。我开始关注学生的学,学生能讲的自己不讲,学生能做的自己不做,放手让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去梳理、去归纳,课堂上自己学会了"忍""憋",忍住不吭声、憋住不埋怨,给学生机会、相信孩子。教孩子3年,就要考虑他30年。就像鲁子问教授说的:让学习在学生心坎儿上发生。王老师也一直在说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李老师一直在强调我们如何让孩子学会、想学、会学,我想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一群想学习、会学习的孩子能学不会吗?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先提升自己,然后去惠及遇见我们的那些娃娃。我们关注如何"学"了,孩子才可能会"学"。禹海军老师说:"教师的课堂角色无它,就是“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形成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创新等思维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借助文本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或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我得出结论,让学习自然发生,真实发生。 "
二、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
"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哪怕是瞎猫逮住死耗子,只要逮的多。"我们更多关注学习结果,学生成为验证我们"教学质量"优劣的工具。读了吴本虎老师的学习策略,明白我们要关注学习过程、学习效率,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之前听培训,我也怀疑专家的观点,总感觉专家站着说话腰不疼,来一线课堂试试,根本没有那么理想化。这两年学习杨晓钰老师的讲座及课例,聆听王老师、禹海军老师的讲座及教学设计,我明白如果我们真的明白、吃透他们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精髓,三年下来学生的能力、素养不仅有很大提升,成绩更是不在话下。禹老师"小鸭子上台阶"的视频分析让我们学会老师该如何做;以多维度“看”Apologize主题视频为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我们学会如何挖掘素材,平时如何做好语篇研读;他的教学设计简约却不简单,一步步精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真正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常态课堂上。王老师课堂上培养学生词汇分类能力、她提出的问题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能力、她设计的任务层层递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鲁子问老师上课的用心等待、走心设计关注的不是一节课,而是考虑学生一生的学习能力和品质。
他们就是在关注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肯定也就水到渠成。我现在明白:如果能把他们的理念和方法落实在一节节常态课上,就是真正的教书育人。从"育分"到"育人",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我现在是在描述想法,我的教学行为离"育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导师们的做法自己还只是看到表层,深层含义有很多自己还理解不了,更不用说学会。开始一步步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如何才能学会,自己总会有进步吧。虽然一生也达不到导师的要求,但总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吧。
三、策略与技巧
之前对策略知之甚少,虽然在课标上见过学习策略,总感觉它是一个很抽象的词汇,看到讲解也是晕晕乎乎,特别是元认知策略,一直都是盲点,也感觉离学生的学习很远。这几天"策略"和"技巧"这俩词一直在头脑里打架,因为之前感觉技巧应该就是策略。听李力教授和汤颖老师对谈学习策略,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一点儿又好像什么也不知道。"度娘"的解释对我的理解也没有太大的帮助。目前我个人感觉技巧是"术"的层面,策略是"道"的层面。策略包含技巧,又高于、多于、深于技巧,有理论支撑、科学、智慧、系统的技巧才可能是策略,策略中的一些行为可以和技巧关联。李老师说策略可以指导教学,增加教学有效性;可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李老师说大家不仅要关注教学策略,更要关注学习策略。我想我不懂,但我可以学,正好有机会跟着李老师学习10个月,但肯定也是一生的学习。我想随着学习的深入,技巧和策略会在我头脑里和平共处,我会更科学地有效上课、更智慧地关注学生。
四、勇气与胆怯
9月12日晚上18:54,当三好教师联盟老师把班级类型和收费标准发给我的第一时间,我毫不犹豫报名共研班。刘老师说唯信念和勇气不可辜负。我想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信念促使我报名。2014年第一次听刘老师讲座,就记住了"大胡子老师";2019年成都杰尔特论坛让我感受到什么是真培训;这些天跟着听直播,感受到他的情怀和学识、通透和真实;在直播里认识了很多仰慕已久的"明师"(明师者,是“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光芒,腹中有诗书,手中有绝活”的老师。)感受到他们的素养和魅力,一群做真教育的真教师。李老师一句"把学生当人看"打动了我,句句让学生学会鞭策了我,跟着这个导师学习没错。王老师对李老师一句句恩师,一次次褒奖,李老师我跟定了。从最初刘老师说准备开展共读活动,我就关注着信息决定参加活动了,其实最初我并不知道跟着李老师学什么,就是认定了李老师这个人。我的勇气来自于我想提升自己的愿望、来自于我对导师的认可、来自于我对10个月读一本书的向往、来自于团队的集体力量。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而胆怯却又时时伴随着我,从开始回复书面作业开始,对自己答案的担心、对老师回复的担心,担心自己答得不好,担心老师不收自己。接下来是和刘老师之间的微信聊天,当刘老师每次问我能否分享我的感悟时,我都胆怯。担心自己的感悟写的不好、担心自己的行为带给刘老师压力、担心大家对自己的评判、担心自己的弱点被大家看到……刘老师说我有思维盲点。当我进入共研圈子,我放下了自己。我来干什么的?犯错也是一种能力,老师指出自己的错误时收获最大的一定是自己。我把自己的感悟放在圈子里,我接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当然,我写东西比较感性,缺乏理性,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心路历程,上升不到理论高度。写东西也比较随心所欲,大部分是有感而发,没有特定目的,就是这些瞬间、这些事件打动了我,我情不自禁想写下来记录一下。
跟对人,走对路,做对事!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导师有了,同伴有了,接下来就是突破自我认真学习,好好领悟。无论怎样的状态下,教师教学技能与教学业绩的提升,除了埋下头来研究课程与教学,恐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