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与女儿

教育篇

2024-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元康直人_阿守

转眼间,女儿上初二了,虽然还没上高中,但是她已经开始在想大学的事情了:

“爸爸,你觉得大学读什么专业比较吃香?”

“是现在吃香?还是四年之后吃香?”

“当然是四年之后啦。我知道啦,现在不吃香,所以报考人数会少,供不应求,四年之后肯定吃香!”

“那会不会行业遇冷,四年之后还是不吃香呢?”

“那怎么办?闭着眼睛选吗?还是选不浪费自己分数的那个专业?”

“你以为选专业是挑菜?专业是要跟你一辈子的;学校不好,起码可以通过升学的办法刷。”

“那我不会选了。你教教我怎么选好不好?”

“选择专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从自身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然后对应到大学里面,看看什么专业你可以去尝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判断时代发展,来预判未来的行业方向。”

“那你说怎么预判,我只会从供求关系入手做选择。”

“用供求关系,在中国是很难判断出来的,因为在中国,各行各业都不缺人才,除非这个专业报考的时候超级冷,而且未来又很稀缺。”

“那从别的角度?”

“比如国家的政策——现在中国全力追赶欧美国家的科技,所以现阶段理工科,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会很火爆。但是这个对人才的要求,普通人是很难满足得了的,很多AI算法工程师,都要顶流名校硕士起步。”

“那未来有什么热门方向适合普通人?”

“先分析大趋势——AI兴起,很多行业不再需要低端劳动:比如以前你画一幅画要用1天时间,现在通过AI画画,只需要提出你的想法,然后计算机可以自动进行创作,所以你的工作变成了用语言描述或者打草稿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给到计算机,让计算机进行深度创作。”

“从画画的,变成了提供画的idea的工作?有意思!”

“而且不光是画画,任何行业都会慢慢洗牌——从身体力行的去执行工作;变成了提供创意、管控流程、并且评估结果。”

“啊!感觉好像是一个管理者干的活?”

“对,AI时代,任何人都是自己的公司,每个人的主业就是公司的产品,大家从‘生产者’变成了‘管理者’,而生产的任务,交给了AI。”

“那,这对大学选专业有什么帮助吗?”

“原先一些注重工具的专业,你可以规避了;而要去选择一些注重行业或者领域的专业。同时要注意AI相关软件知识的学习。”

“啊?那不是‘脱实向虚’吗?”

“不完全是,因为AI的出现,对于工具的学习,不需要再学到精通了,但不代表你可以完全不理会,你大可以通过修二专或者业余时间自学到掌握或者了解的水平。”

“明白了。那未来有哪些人会从大学脱颖而出?”

“第一种就是高精尖的AI研发人才,这些人都是顶尖985的硕士、博士;第二种就是我刚才说的,各行各业精通AI应用的行业专家。”

“恩,了解了。那有第三种吗?”

“第三种是AI没法取代的行业,需要人去做的,比如理发、厨师等。”

“难道AI理发不行吗?AI厨师也不行?”

“不是不行,是这些行业需要人情味,因为人是活在人群里的,就像鱼要活在水里一样。”

“那我心里有数了。”

结语:

"学校与社会,如同两个不同的棋盘,其生存机制和模式各有特色。学校中的困难,就像是你在棋盘上遇到的阻碍,虽然让人感到困扰,但却不能让你畏惧。这些困难并不是你人生的全部,更不能成为你前行的绊脚石。

就像棋盘上的棋子,每一步棋都是你的选择,每一次的挑战都是你的磨砺。学校的困难,只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小部分,你需要把它们看作是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不是绝望的深渊。

记住,勇者不会因为一场棋局的困难而退缩,他们会用这些困难磨砺自己,用这些经验走向更大的世界。所以,不要被学校的困难所吓倒,更不能将这些困难看作人生的全部。你的人生棋局,才刚刚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