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大结局:父母最大的自私,是“我都是为了你好”
电视剧《知否》迎来大结局,与其说是一部宅斗剧,不如说是家庭教育宝典。剧中各位家长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这部剧里,几乎每个家长都在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虽然信奉的教育理念一样,可结果大不相同。
女主明兰的妈妈临死前告诉女儿,要隐藏自己的锋芒过日子,凡事活下去最重要,不能一味指望男人,最重要得还是靠自己。
在母亲的影响下,明兰懂得保存自己的实力,在关键时刻又能顶住压力不怕事。
小娘林噙霜,为了能让女儿墨兰嫁得好,不惜教女儿跟人私通。可女儿从此也复制了母亲的命运,落得了被宠妾欺负、被侍女背叛、被丈夫厌弃的下场。
顾侯府的小秦娘子,为了扶持资质普通的儿子获得爵位,处心积虑谋害上面两个哥哥。可她不知道,儿子最想要的却是兄弟情深、家族和谐。
父母用尽全力为孩子铺了最好的路,可孩子未必想走。
在《中国少年报》担任几十年“知心姐姐”的卢勤说:过多的替孩子做决定,其实是在害孩子。那么,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呢?
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
一辈子都活在自卑里
孩子内心最大的渴望,就是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曾在文章《一生的战役》里写道“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这个“你”就是她的父亲。
父亲看到这句话很感动,留下了一句话,“深受感动,深为身边有你这样的小草而骄傲。”
三毛泪流满面,“这句话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你今天亲口说出来,才抹杀了我在这个家庭永远抹不掉的自卑与心虚。”
很多家长总怕夸奖会让孩子骄傲,与其让别人指指点点,不如自己先“毒舌”一番。
其实在孩子的心里,哪怕全世界都不认可我,只要你认可我,那世界就是完整的,我就有力量前行。
得不到父母认可的何止三毛一人?常常被打击的孩子,不仅心里苦,还因为缺乏安全感,一辈子都活在自卑里,总认为自己不够好,配不上这个世界。
走不进孩子的心
因为你没有转换角度
台湾一位知名主持人曾经和“知心姐姐”卢勤抱怨,每次带着三岁的女儿去商场,女儿总是又哭又闹。她很不理解,商场这么好玩,怎么孩子却不喜欢?
直到有一次,她蹲下来帮孩子系鞋带,“意外”的发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可怕的大手大脚大腿。
于是她立刻决定把女儿抱起来回家。可是孩子上了肩膀就不哭了,因为发现了玩具。
她忽然意识到,孩子看到的世界和大人们不一样,只有和孩子站在一条视平线上,才能理解孩子,走进她的内心。
这也给卢勤莫大的启发,在之后的工作中,她每次都蹲下来,用孩子们惯用的语言和他们进行交流。所以无论多倔强、多叛逆的孩子,都愿意放下心防,跟她袒露心声。
爱孩子不需要理由
但需要方法
卢勤常常说,家庭教育很简单,只要做到“爱孩子、用孩子、夸孩子”就够了,但很多家长根本不会使用孩子。
曾经有个小男孩给卢勤写信,他给正在看电视的父母倒茶,本来以为爸妈会夸他懂事。没想到妈妈却说:“别借着倒茶的功夫看电视,念书去!考一百分比什么都强!”
男孩在信里放狠话:以后再给爸妈倒茶,我就不是人!
教育是件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事。觉得一百分比一杯茶更重要的父母,到老了也别怪孩子没良心。
那么,孩子究竟要怎么用?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其实大不相同。卢勤总结出8个字:享受儿子,欣赏女儿。
卢勤最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就是: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儿子三岁半时,卢勤抱着孩子挤公交,没挤上。儿子关心的问:“妈妈你怎么啦”,“妈妈下乡插队的时候把腿摔坏了,抱着孩子上不了车。”
听完后,儿子立刻跳下来帮她捶腿,卢勤欣慰的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在这句话的鼓励之下,孩子学会了关心:天冷了,儿子会帮妈妈添棉被;学校奖励了巧克力,第一时间想到妈妈分享。爸爸出差了,懂得做饭照顾妈妈。
孩子的责任感,就在一次次的“有儿子就是不一样”的夸奖中,被培养和调动出来。
有女儿的家庭,尤其是父亲,要用爱和赏识滋养她。如果一个女孩从小缺少父爱,长大后很有可能会找一个像父亲般的男人。
父亲应该怎么爱女儿?一句话就够了:有个女儿真好!
有个小女孩幼儿园放学回家,发现爸爸生病躺在床上。她着急的跑回房间拿出自己爱吃的糖,对爸爸说:“爸,你发烧了,别哭啊!把药吃了,不苦不苦。”
爸爸乖乖的把“药”咽下,对女儿说一声“有个女儿真好”。
在赏识中长大的女孩,爱人爱己,在指责中长大的女孩,勾心斗角。
最好的家庭教育
是让孩子拥有强大内心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这一点卢勤也深有体会,因为她从小就在母亲爱的教育下,继承了乐观、乐于分享的品质。
卢勤在东北农村插队时,不小心腰受伤了要住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给妈妈寄一封信,免得她事后得知,更加着急。
卢勤以为妈妈回信一定会问“怎么住院了?要不要我来看你?”结果信里只有一句:太好了,你终于可以休息了,你太累了。
一句“太好了”深深的触动了卢勤,人的心情变了,病也好得更快了。此后,她常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要用好的心态去面对任何发生的事情,因为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把痛苦变成痛快,于是人就活在快乐之中。
卢勤和孩子们在一起
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里长大,也让卢勤敢于勇敢的追求心中的梦想。
从11岁在报纸上看到《知心姐姐》栏目,收到回信开始,卢勤便在心里种下了要当“知心姐姐”的种子。为此,她还特意梳起了小辫,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
可是随着报纸停刊、卢勤下乡插队、结婚、生子,她似乎离梦想越来越远。
直到一天,她听说了《中国少年报》复刊的消息,她激动的又写了一封信,没想到竟然收到了报社的录用通知!她从此开始主持起《知心姐姐》栏目,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卢勤的主持之下,“知心姐姐”从最早的报纸栏目,发展出热线、夏令营等多种形式。
全国各地的“知心姐姐”信箱
她回复过数以万计孩子的来信,解答他们成长的烦恼。
她开导过不少有自杀、暴力倾向的孩子,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她鼓励山区孩子勇敢追梦,实现了当解放军、当老师的梦想。
无数人的命运因为卢勤而改变,她也成为最知名、影响力最大的“知心姐姐”,40年持续不断和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也让她成为最懂中国孩子和家长的人。
她也在“知心姐姐”的工作里感受到了成就感和价值感。即使退休了,她还在全国各地举办讲座,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困境。
然而讲座还远远不够让更多的家长听到,所以问题一直在不停的发生,她决定来到千聊开课,让更多不能来到现场的人,也能听到她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
2019年,卢勤老师将在千聊和大家一起
分享她40余年的家教智慧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课程内容
课程上线一个月,已有10000名家长加入学习,被卢勤老师的家教智慧所打动,打出了全五星好评
40年教育理念精华
最适合中国家庭的教养方式
“知心姐姐”卢勤从40年、上千万的案例中发现:家长们普遍遇到的问题,都有相似的规律,她也总结出了一套可复制的经验。
首先,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先修复好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之后,卢勤老师会教家长如何培养,让孩子具备竞争力的六大核心品质,以及解决家长最头疼的学习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最后,让孩子由内到外都充实,获得强大的内心、能够乐观自信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