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及经典案例点评》3:完形组织的概念和John Maed
完形组织的五个概念
格式塔心理学派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进行认知行为的时候,会自动将形状缺失的部分填满,进而认识此形状完整的一个整体,因此格式塔学派也被成为“完形心理学”。知觉的个体会自然而然地去组织或分析信息,而这个整体所给予人的印象,会超越部分的总和。
(1)主体及背景关系
人类会自动选择视觉主体的习惯。而且,这个主体及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可以前后反转的。

(2)邻近定律
人类会将距离接近的对象,自然而然地视为是同一个组群。

(3)相似定律
人类会将特质相似的物品,视为同一个组群。而“特质相似”在视觉上,主要有颜色、造型、大小和肌理等四个不同的元素可供运用。在这四个元素之中,颜色是最具有凝聚力的一种。
颜色>造型>大小、肌理
利用相似度进行整合或者差异性凸显

(4)延续定律
人类会在视觉上寻找各种延续性的线条。因此如果在构图中有重复性的元素,观者很快就会把他们串联起来。
(5)对称定律
所谓对称性,指的是把两个对称的形状归类为一组、而且这种归类可以跨越距离的限制。
John Maede的十个精简定律
(1)缩减
达到精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深思熟虑去探究一切缩减的可能。
精简定理S-H-E三原则,意即:缩小(Shrink)、隐藏(Hide)和蕴含(Embody)。
以缩小原则达成的轻、薄、短、小,是迈向精简的第一步,也符合数位科技的趋势。进一步将次要或不常用的功能隐藏起来,更能够让设计维持精简,但在缩小和隐藏的同时,必须特别注意质感的维持。在做每一个缩减决策的同时,都要考虑设计所蕴含的价值感。
(2)组织与安排
有条理的组织,能够让复杂的系统看起来简单明了。
组织的主要工作包括:分类(sort)、标示(label)、合并(integrate)和排列优先级(prioritize)。
将信息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分类,是组织与安排的第一步骤。而将分类出来的每一个组群,给予明确的标示(名称、编号、色彩都可以),就会有进一步化繁为简的效果。第三个步骤,则是去比较每一个组群的内容,如果找到相近或类似的组群,不妨把他们合并。最后一个步骤,是必须依重要性做出优先级的排列。
(3)差异
精简与复杂两者相依并存。
精简风格的设计,并不等同于全盘一致的单调,而是注重多与少、满与空、轻与重、明与暗、大和小这些差异性的对比。
(4)情感
情感总是越多越好。
越是精简的设计,越是需要投注更多的关心,注意和努力。
(5)信任
简单与信任的平衡
(6)时间
节省时间、创造一种精简的感觉。
使用者会喜欢使用一项互动设计产品,通常并非取决于功能方面的强、弱、高、低,而是和系统操作的速度和节省时间有关。从使用者角度来看,功能与满意度不一定呈正比,真正要讲求是“效能”也是重视时间这个使用经验的关键。如果等待已经成为必然,那互动设计师就必须以巧思来提升等待的经验,减少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耐烦及其他负面情绪。
(7)学习
知识让一切变得简单。
互动设计师在设计界面的同时,必须以老师设计课程的态度和方式,设法帮助缩短初学者的学习曲线,迅速让他们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BRAIN五要点
①Basic(基本)
设计师必须放下自己对于这个产品和系统的认识,回归到基本面,去体认初学者的需求。
②Repest(重复)
鲜少有人能够过目不愿,反复提供重要资讯,有助于用户学习与记忆。
③Avoid(避免)
避免让使用者产生无助感,特别是要避免炫技和现技,因为特效和新功能,容易让初学者在眼花缭乱间感到措手不及。
④Inspiration(鼓舞人心)
不是给与使用者鼓舞,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透过各种感官诱发正面的情绪反应。
⑤Never(绝不)
永远不要忘记“反复”这一决窍。
(8)失败
有些东西永远也无法变得简单。
(9)脉络
看来周边的、次要的、都可能很重要
设计过程中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太快聚集在所谓的重点之上,而忽略了以全盘、宏观的角度来检视整体脉络的相互关系。无论是整体策略的制定或者是单一元素的设计,都必须随时提醒自己以下三不原则:没有不重要的细节、没有不需要的考量及没有不必要的尝试。
(10)唯一
真正的精简,就是将一切的平凡无奇剔除,同时提升真实性,深刻的实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