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要素
作为一线员工,沟通协调是工作中占比比较大的一部分,沟通协调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工作的效率。沟通我们很容易的会认为是一种跟个人性格特点强相关的先天性技能,性格偏外向的会比较擅长,性格偏内向的会比较不擅长。诚然,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性格取向的占比会比较大,但是工作中的沟通沟通技巧和专业性会占更大的比较。
下面主要分两部分来展开:
1. 沟通的基本要素
2. 几个典型工作场景中的沟通范例
沟通的基本要素
1. 首先你得是专业的
专业性是沟通中最基本的一点,专业性我理解主要包括,你要做的事情是靠谱有说服力的,你的诉求是合理的。如果你要做的事情本身是不靠谱的,你得诉求是不合理的,那么再好的沟通技巧也是没用的。如果你再工作中碰到过几个不专业的人,你对这句话会深有体会,这种就纯粹是浪费时间了,毕竟大家都不喜欢做无用功。
2. 明确你自己的诉求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诉求,所以首先你先明确自己的诉求,知道哪些东西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可以商量的。必须坚持的部分是那些少了这部分就影响你拿到结果的部分,可以适当退让的部分是那些锦上添花的部分,这部分属于能争取最好,不能争取也可以接受。所以工作中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沟通刚开始的时候会稍微多提一些要求,这样在沟通过程中可以适当做一些让步,最后大家的感受都会比较好一些。就像你去砍价,有些小贩会稍微把价格抬高点,为后面的砍价提供空间,这样最后大家都比较开心。
3. 清楚对方的诉求是什么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沟通除了知道的诉求之外,更重要的是知道对方的诉求是什么,然后找到双方诉求的重合部分,以此作为切入点去展开,因为这部分也符合对方的诉求,对方会更有认同感,也比较能接受。以此为支点,在获得对方的信任后,再去做一些拉扯,去争取自己的诉求会简单不少。
那工作中对方的诉求一般而言会是什么呢
最基本的是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里比较典型的是研发、设计和管资源位这些偏职能型的,你跟对方沟通的时候对方的第一反应是你这事情好不好做,合不合理,是不是符合流程,我是不是很正常的完成我的工作。
其次是对自己的业绩有帮助
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外,如果你要做的事情能够对对方的业绩能有一些正向的帮助那是最好的。
对于研发来说,如果研发的业绩是跟业务绑定的,那你的业务前景大增长好那是对方所需要的;如果研发的业绩不是跟业务绑定的,那可能主要是你的业务具有技术挑战性。
对于其它业务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你的业务能给对方带来增量,比如说你做的一个新功能要用对方的功能组件,而这个使用能增加对方组件的使用量。
对于管理资源位的人来说,主要的是你能够提高这个资源位的使用效率,太高对方的ROI
对于运营人员来说,大部分时候目标是跟产品相同的,主要是业务有前景有增长,有运营空间。
再形而上的是包括:自己干的活能够有一些实际的社会价值;自己的工作被尊重
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是有一些社会价值的,这个比较虚,但很多时候时候是管用的。因为人都渴望去创造一些社会价值,看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上去影响了一些人,尤其是跟自己的生活相关的正向影响。我记得当时在美团做骑车后市场去做维修保养标准单(做一些固定价格固定服务标准的团购单,避免用户被乱开价服务质量还没保障)的时候,研发特别配合,甚至主动要求加一些功能,因为这个研发就是个车主,做维修保养标准单确实实实在在的解决了车主的问题,包括他的问题。
产品这个岗位大多时候是找人干活的,有些时候为了快速完成工作,很容易把对方作为干活的工具。典型的比如下面的对话:
这个不就改个小地方么,怎么一天了还没弄完。
测试你就管产品有没有BUG就行,产品逻辑你不用管。
尊重对方的工作需要从内心认可对方的劳动,大家都是为了目标而努力,尽量跟对方多的去同步信息,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意义等等,而不是这是我的项目,你是干活的。尊重对方的工作有一个比较好的作用是容易建立一些私交,后面有些小的事情对方可能顺手就做了,可以避免不少繁琐的流程。
4. 几个沟通的小技巧
a. 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就需要向上升级
沟通不是所有的时候都会有重合部分的,有些时候双方的诉求可能是完全对冲的,比如说业务部门和广告部门,一个想加更多广告位,一个不想加广告位;这种时候沟通确实很可能很难进行下去。当沟通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很重要的几个小技巧就是向上升级,然你的领导去沟通解决。这么做有几个好处,一个是及早暴露问题取得领导的理解,以免问题卡在自己这里久久不能解决领导又不知道;二是可以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
b. 多人沟通尽量同步沟通,不要异步沟通
涉及到多人沟通的时候,尽量把所有人拉到同一个会议室,当面同步沟通,而不是异步跟每一个人沟通自己当传话筒。异步沟通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信息损耗,传话肯定是有损耗的;二是很容易来回沟通,A说你去找B,B说你去找C,最后效果还不一定好。把所有人拉到一个会议室,所有的信息完全暴露,当面协商当场确认。由于大家都在,会后有会议纪要,后面也不会有对不上的地方。
典型场景:
立项:vision(亚马逊立项的时候要求写一篇新闻稿),让对方看到这件事的意义和自己的收益;把对方当成团队的一部分让对方有参与感,同步目标和计划,进展,开项目周会
扩部门协作:在对方的视角说出对对方的好处;同步沟通,向上升级;尊重对方的工作
头脑风暴:先发散再收敛,不设立场尊重每个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