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后们的传承使命,把濒危的桄桄戏唱进更多人的心里
相传,明代末年,秦腔传入了汉中地区,在吸收和融合了当地方言与特色民乐之后,形成了一种名为汉调桄桄的地方戏种。
汉调桄桄的唱腔融入了秦腔激越高亢的声势之美,又彰显了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温润之美。
汉调桄桄戏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后来因为人才大量流失而变成了濒危戏中。
如今,全国也仅剩下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这一个国办院团。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个院团中挑大梁的是一批肯吃苦、有追求、懂变通,又是十分热爱桄桄戏的千禧后。
今天要谈的就是这批把文化传承和戏种保护重任主动扛在肩上的年轻人们的故事。
坚持唱戏一定是因为热爱,但开始唱戏可能只是因为好看。
古欣接触到桄桄戏的时候因为感觉演员的头饰很好看,所以开始对桄桄戏产生好奇与向往。
虽然,老师说她的嗓音和脸型更适合唱老旦和媒旦,这让喜欢武旦的她或多或少有些受挫,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并逐渐喜欢上了老旦和媒旦的角色。
传承的动力有时不仅来自于内心的热爱,也会有一部分来自于家族的信念延续和老一代人的倾囊相授。
陶泓如的爷爷陶和清曾经在2008年时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虽然陶和清因为心疼儿子还没有选择让很有天赋的他继续演唱桄桄戏,但他的孙女却承接了父亲没有完成的事业,在延续家族戏曲传承之余,也在为传统的桄桄戏延续着宝贵的生命。
与继承同样重要的是发扬,或者可以说是在传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去创新和发展。
武旦开始后又学习了小花旦的李雅芝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和喜爱桄桄戏。
她想到了借用网络直播的热度,在剧团走进乡村和街道社区演出时进行现场直播,台下是听得津津有味的留守儿童和心满意足的空巢老人,线上则是更年轻的观众在同步欣赏。
也许不熟悉、不了解桄桄戏的网友很难一次就喜欢上这种独具特色的濒危地方戏,但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更多人开始理解和喜爱桄桄戏,甚至于因此成为新的传承者。
在没有演出的时候她也会拍摄短视频记录自己日常练功和科普桄桄戏的过程。
她也会通过直播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耐心解答网友们关于桄桄戏的各种问题,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广和宣传桄桄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哪一种戏曲,无论哪一个行当,吃苦不是最重要的,却是最无法逃避的。
做了这一行,每天可能都要在练功和演出中循环往复。
多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们唱了一出又一出公益性的惠民演出,走上乡村和社区大舞台,走到网友们的手机屏幕中,风雨无阻地唱戏演出,不忘初心地热爱与传承。
传承的使命被这样一群千禧后记在心里,负在肩上,最终又落在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上。
传承的希望就在于台下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也在手机屏幕中每场增加的几十个关注数量上,更在于真的有更年轻的孩子通过短视频认识了她们,也开始自发学习和模仿她们的动作和唱词。
李雅芝收到的这个小徒弟就是通过短视频模仿与学习才得以开始爱上桄桄戏的。
传承和拯救桄桄戏的重任在这一批千禧后身上,也在一代又一代热爱桄桄戏的人身上,定可以生生不息的推广开来,薪火相传的继承下去。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