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了最好的教育
今天的最后一节课是一年级的杨老师开展的“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课,因为听课老师较多,本就不宽敞的教室给挤得满满当当的。孩子们回答问题都只能是坐着来进行的,课堂要互动,那真是难上难。
课堂上,杨老师围绕着主题班会的议程有序的组织活动。别看他们进入小学的时间短,也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他们身上却看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习惯、文明礼仪、自信......
在小主持人的组织下,他们一口气唱完了七首“校园文明礼仪之歌”。看着他们边唱边舞蹈的样子,再加上部分孩子摇头晃脑,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幼小衔接是多么的成功!老师在课下花费的功夫也不少。当然,老师的指向是非常明朗的。那就是学生的习惯的养成,课堂的纪律的规范,校园文明礼仪的习得......
小主持人开启的第一个话题是:请小朋友们列举校园里发现的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在老师的启发和点拨之下,他们都会毫不保留的把好伙伴的糟糕事儿给抖了出来。
某同学乱丢垃圾,某同学课间打架,某同学破坏公物......特别是班上那个调皮大王牟海兵,不是扯了女生头发就是拿了别人的橡皮擦,不是弄坏了校园的花草就是撕毁了同桌的作业。孩子们既是在例举,更像是告状,很快就给他罗列出了四五宗“罪状”。经同学们的一检举和提醒,孩子似乎都把矛头集中在这孩子身上,一连串的关于他的坏事儿给报了光。孩子也难为情的埋着头没有说一句话。
老师的教导从如何做到行为规范,如何才能做到讲文明,有礼仪,给孩子们互动非常频繁,期间也规范了多次课堂纪律,也不断地提醒孩子们应该怎么去规避那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课堂教学效果还不错。一节课主题班会课在师生的对话中很快就要结束了。
这时,下课铃声响起,课堂也因此就开始躁动起来,因为是早晨最后一节课,也是吃午饭的时间。几个坐在前排的孩子甚至是拿着饭碗就往教室外冲,准备抢在最前面去食堂就餐了。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年轻的老师有些不设防。老师也意识到了教育的“点”到来了,探讨了半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教材”就在课堂上出现了,该怎么处理呢?老师在维持好课堂秩序后,针对这部分学生的不文明的行为,就几句简单的说教之后,孩子们就散落在打饭的队伍中了。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样的偶发事件时有发生,但却往往被老师们所忽略。因为他不可预测,也没有预设。但往往就是这样的偶发事件,才是我们课堂上的最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很多时候,教育是不需要计划的,也不需要未雨绸缪。
德育教育是需要孩子们将“规则意识”“文明礼仪的行为”等规矩和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仅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层面,那是不可能在学生心里播下道德的种子的。
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那一定是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的体验式的学习。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刻,更有意义。就像这个“事件”的发生一样,从主题教育到事件本身,完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也是我们开展这样的主题班会下的德育教育真正的落脚点。
因此,我们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开展自我反思教育,让德育教育成为触手可得的资源,这何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很多时候,教育是需要情景的,特别是对于缺少生活经验的孩子,更需要给他们建立起生活的“学习场”,才能为他们建立起校园道德的认识,建立起对生活的道德的判断力,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体察和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