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阅读与笔记📚阅益书社

《蒋勋说唐诗》——李商隐

2018-01-19  本文已影响61人  飞鸟逐溪
无题

蒋勋用了比较大的篇幅去写李商隐,他自己非常喜欢李商隐。李商隐诗中的缠绵,眷恋,幻灭表现了诗人的私情。而这一点私情,是对自己的情感的追问,是对自己生命的探寻,同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完全不一样的情感。

李白的诗中有号啕大哭,晚唐时只是感觉到闷闷的,有点忧愁,淡淡的忧郁,是这种感觉。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此时已经是一个朝代走向终点,生活在这一个时代背景下的诗人,诗词中少了豪迈和壮阔,连悲伤都是无力的样子。就像是个人生命从中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少了年少的激情,又没有老年的死气沉沉,是在回望过往繁华中对自己生命曾经的荣耀的追忆和缅怀,当过去成为过去,当下心里一阵寂寥和空落落,无处排解这种苦闷,心中较为平静的回看。但是在这种虚无中又饱含生命的热情。

蒋勋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应该被解读为牺牲和奉献,更应该从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的角度去理解。春蚕到死和蜡炬成灰的生命状态是同别人没有关系的,是这个生命体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和自己所爱的事物的追求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终止,这其中体现的是极致的热爱。

你会发现李商隐写的春蚕到死与蜡炬成灰,更大的意义是说生命必须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值得付出的对象。只有有这样一个对象,生命怎么去受苦,都是快乐。

每次读到李商隐的诗句都觉得很美,而其中的意思又很难琢磨,在书中对这种感觉用六个字去形容“语极艳,意极哀。”这六个字的评价非常的妥帖。《锦瑟》是李商隐最富盛名的的一首诗,我自己也是很喜欢的。

锦瑟-李商隐

在解释“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诗词时,蒋勋认为用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解释是最恰当的。两者的意象非常的接近,望帝化为杜鹃,在春天歌唱,直至啼血而将身边的白花染红成为了杜鹃花,在《夜莺与玫瑰》中的夜莺为大学生的深情所感动,而以自己的身体拥抱玫瑰,随着一声声啼叫,玫瑰的刺刺穿了夜莺的心脏,从而以血培育玫瑰。这两个故事采用的象征手法相似,所表达的意境也相似,不需要再进行更深的解读,这两个故事互相成全了。

我非常感动的一点是蒋勋对李商隐的生命本质的解读和同情,这个同情不是怜悯,而是理解,进入到这个生命体中去感受。

有些人喜欢什么,就直接干脆地讲出来,可是李商隐总是在那边绕,因为这个绕,你会感觉到一种深情。任何一种深情到了最后,都是缠绕的状态,在知道与不知道之间,在了解与懵懂之间的非常暧昧的状态。

理解李商隐,可以从王尔德,克日什托夫·基希洛夫斯基的《十诫》中理解,也可以从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该女子手中是一支死蝴蝶,同全景的艳丽形成红与冷的对比

最后记录一首李商隐说泪的诗:

《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在前六句中,每一句都在讲述一种流泪的情景,已经是极大的悲痛了。但是这些都不能比的上李商隐“青袍送玉珂”的悲哀。李商隐真的是有才情,有才气。

李商隐在这里讲生命的热情,不见得会被人看到,也不见得会被人懂,不见得被别人珍惜,自己珍惜就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