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青砖房(五)

2023-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山国西湖

  在记忆中,母亲都是忙碌的,从早到晚,从地里到家里,父亲是常年在外打工,靠力气挣钱,没有资金,没有眼光,这也是那一辈农村人的命运,比父亲年轻些的头脑灵活些,外出打工机会多些,活不用太劳累,到和我岁数差不多的那一批人,则是学学技术,有的在厂子,有的在小区物业之类的,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存方式也有了变化。

  地里正常种庄稼,小时候我记得地里种过棉花,但是时间不长,棉花比较占用时间,经常到地里去收拾,还要定期摘棉花,后来就不种了,我只记得在地里摘过棉花,棉株比我矮不了多少,走在地里,那些尚未开花的棉花桃弹回来会打在身上,等棉花开尽,棉花柴还要砍掉,用小车拉回家,作为冬天的燃料来烧。

          再后来种过葱,我们那地种的葱和现在市场卖的不一样,市场的葱白都是直溜溜的,而我们那地方种的葱葱头是个大疙瘩然后才是不太长的葱白,媳妇儿第一次到我家觉得很新奇,但是吃不惯,因为也不好剥。葱这东西更不好伺候,在最热的时候种上,很冷的时候收割回来。种的种和收都是人工,废人费力,而且收回来还不一定有人买,有人买价钱也不一定高,葱成捆的捆好堆在南墙下,有时候会在外边过冬,雪覆盖一层有一层,有人买的时候再稍微收拾一下。我的记忆里,我家的葱没有卖上过好价钱,看到价格在涨就想等等,结果价钱下去了,第二年想早点卖了吧,结果后面价钱一直涨,没有财运,虽然涨幅只在几分钱几毛钱之间。种葱主要是除草,打药,浇地,暑假或者周末会到地里拔草,葱很高,蹲不下去,只能弯着腰,干一会就腰酸背痛但是这些苦也没有让我对生活有啥新的认识,因为不知道怎么改变,说靠学习吧,但确实没有像书中说的那样开始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只是幻想何日能摆脱劳累。

    2023.06.20绥德去延安考试的c199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