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点项目管理竟如此简单(十)
之十:项目质量管理
上篇我们介绍了在“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包含为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而对成本进行规划、估算、预算、融资、筹资、管理和控制的各个过程,从而确保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工。
本篇我们重点了解“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包括执行组织确定质量政策、目标与职责的各过程和活动,从而使项目满足其预定的需求。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三各过程:
1、 规划质量管理——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或标准,并书面描述项目将如何证明符合质量要求的过程。
2、 实施质量保证——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
3、 控制质量——监督并记录质量活动执行结果,以便评估绩效,并推荐必要的变更的过程。

项目质量管理知识域过程输入输出和技术手段:

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活动。具体归纳为:
1、质量责任和人员分工。
2、组织结构。
3、程序与过程。
4、质量控制的方法、工具(质量评审、质量保证方法)。
5、质量管理需要的资源。
6、验收标准。
质量保证体系包含:
1、是否制定明确的质量计划。
2、是否建立健全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
3、是否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
4、是否匹配必要的资源条件。
5、是否建立一套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质量控制流程:
1、选择控制对象。
2、为控制对象确定标准和目标。
3、制定实施计划,确保实施。
4、按计划执行。
5、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测、将结果和计划对比。
6、发现并分析偏差。
7、根据偏差采取相应对策。
七种质量管理基本工具:
1、因果图(鱼骨图、石川图):问题陈述放在鱼骨的头部,作为起点,用来追溯问题来源,回推到可行动的根本原因。
2、流程图(过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通过工作流的逻辑分支及其相对频率,来估算质量成本。这些逻辑分支,是为完成符合要求的成果而需要开展的一致性工作和非一致性工作的细分。
3、核查表(计数表):是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用核查表收集的关于缺陷数量或后果的数据,又经常使用帕累托图来显示。
4、帕累托图:是一种特殊的垂直条形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在帕累托图中,通常按类别排列条形,以测量频率或后果。
5、直方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与控制图不同,直方图不考虑时间对分布内的变化的影响。
6、控制图:用来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或者是否具有可预测的绩效。控制界限根据标准的统计原则,通过标准的统计计算确定,代表一个稳定的过程的自然波动范围。如果某个数据点超出控制界限,或连续 7 个点落在均值上方或下方,就认为过程已经失控。
7、散点图(相关图):坐标点(X,Y),解释因变量 Y 相对于自变量 X 的变化。如果存在相关性,就可以画出一条回归线,来估算自变量的变化将如何影响因变量的值。
本篇我们主要讲解“项目质量管理”。下篇我们重点了解"人力资源管理"。
感谢您的点赞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