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见老乡啊 两眼泪汪汪啊(三)
黄永胜对生活比较讲究,有时候挑剔伙食,即使在监狱里,他对自己不爱吃的东西,也都断然拒吃,甚至还说些“不让人活下去”等之类的话。
有一个不太能上得了台面的小事,也可以说明他对生活质量的讲究,那就是他每次上则所小便完之后,都要用手纸将龟头擦拭干净后再装入裤袋,这个卫生习惯,他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男人小便后用纸擦拭生殖器的第一人,也是我亲见如此的唯一一人。
初识黄永胜,他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难于接触的,这可能是他的性格所致。
几十年的军旅生涯、数百场战争的硝烟和枪林弹雨的洗礼,铸就了他桀骜不驯的豪爽甚至刚烈的性格,这种性格可以从他同时代的老同志对他的评价中得到印证。
曾经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锄奸部李姓部长的秘书这样回忆黄永胜:“他个头高大,有主见,点子多,性格豪爽,桀骜不驯,说话声音洪亮,善于做决定,善于总结经验”。
不仅如此,他在秦城监狱里的一件小事,也能说明他性格刚烈的一面。
那是我们二中队已故的河北籍战友唐国告诉我他亲历的一件事。
有一天早上唐国上哨,黄永胜监舍的照明顶灯突然瞎了,他不报告,自己颤颤巍巍爬上书桌,书桌上面放置小马扎,准备上到小马扎上去捣鼓被唐国发现,唐国怕他出事,便几次好言劝说让他下来,他不听,依然我行我素。
唐国也是个性子刚烈的主,他一时急了,将“号子”门打开,指着黄永胜大声呵斥道:“现在我命令你立即下来”。黄不仅不下来,反而跳起脚并大声回击:“小子,现在我命令你,请你不要叫唤……”云云。此事很快得到监管员的解决,由此可见黄永胜性格刚烈之一斑。
虽然黄永胜的性格豪爽刚烈,但接触时间久了,我感觉他还是不失为一个和蔼的老者,有时还比较善谈甚至是健谈。
在我和他接触时间长了,双方都熟稔之后,他给我谈了一些关于他的故事,这使我对他有了比较多的了解。
他对我说得比较多的是他的“战争史”。
他从1927年8月20日参加罗荣桓在湖北通城县发动的通(城)崇(阳)秋收起义,9月9日随通崇起义部队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秋收起义开始,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走过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解放广西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他又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的名义,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跟我说他一生打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共300多次,绝大多数战争都以胜利告终。
他在战争中的彪悍、勇猛和战功都是有名的,翻开战争研究史关于开国上将黄永胜的评价,郝然写着 “机智果断,勇冦三军,战功赫赫”等字眼。凡是与黄永胜有过交集的人,不论是与他亲近的还是与他有过节的甚或愤怒的人,都不能不承认战争年代他那卓越的指挥领导能力和显赫战功。
一些研究资料也认为,黄永胜打仗的彪悍程度不在许世友之下,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更是和韩先楚相互辉映,是黑土地上最耀眼的将星,深得林彪的器重。
由此可见,在打仗方面能得到被评价为“伟大的军事指挥家”和“开国元勋”之一林彪的赏识和看重,那能力可以说是非同一般啦。
他告诉我,在他一生几百次的战斗中,他全身先后受过6次枪伤,至今伤疤犹存,说着,他还撩起衣服让我看他战争留下的“战利品”---疤痕。
根据一些资料记载的信息和黄永胜的长子黄春光说,在黄永胜的一生中,他自己留下的很少甚至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文字性的东西。
但是在秦城监狱的多年沉寂、思考和积淀后,他曾经对他一生的经历用一首诗做过简略的总结,他把它写在一张小纸片上,并亲口对我念过一遍后,将小纸片交给了我。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而弄丢了,未能将诗作纸片保存下来。
但我依稀记得那首诗是这样写的:“戎马疆场几十年,精忠报国打江山。民国监狱未赶上,共党牢房要坐穿”。后面的我就记不上来了。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黄永胜对自己当时的境遇是多么的愤懑,对组织上给他的处理又是何等的抵触。